李秀华

作品数:8被引量:15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东营凹陷沙三段斜坡带油气藏类型储集层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实验地质》《复式油气田》《中国塑料》《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埕北古7潜山太古界油气藏流体类型识别被引量:11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年第4期21-23,112,共3页常涧峰 徐耀东 田同辉 李秀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之"复杂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关键技术"(2011ZX05014-004)
油气藏的流体类型是计算油气储量、选择开发方式、制定技术政策的关键,因此查清流体类型对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埕北古7潜山太古界为研究目标,依据埕北古7井流体组分分析结果和流体相态实验为基础,利用方框图法、C2+含量判别法...
关键词:油气藏类型 凝析气藏 气顶 油环 流体相态 
背斜构造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裂缝网络发育模式——以胜利油区富台油田车古201潜山为例被引量:14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第6期70-73,115,共4页刘显太 王玉芹 杜玉山 刘旭锋 李秀华 孙志勇 王真 路漫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复杂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08ZX05014)
构造裂缝是裂缝性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对裂缝网络的描述是裂缝性油藏地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裂缝网络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非均质性极强,结合理论模式,通过野外相似露头,以及胜利油区富台油田车古201潜山油藏的钻井、测井、岩...
关键词:背斜构造 裂缝性油藏 碳酸盐岩 裂缝网络 发育模式 
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被引量:20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年第6期16-18,30,共4页贾光华 李秀华 李小梅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岩性油藏在新增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与东营凹陷中带相比,南坡东段沙三段岩性油藏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对该区沙三段层序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建立了与牛庄洼陷相对应的等...
关键词:沙三段 沉积体系 东营凹陷 油气成藏规律 期次 岩性油藏 浊积岩 增储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等时地层格架 
断陷盆地斜坡带油气勘探——以东营凹陷为例被引量:21
《石油实验地质》2004年第4期324-327,332,共5页尚明忠 李秀华 王文林 付瑾平 
中国石化"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P02004).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是典型的箕状断陷缓坡带,30多年的勘探实践已发现了10个油气田。通过分析其构造背景、沉积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指出斜坡带上大型继承性正向构造和高水位体系域与油气藏分布有成生关系,继而总结了该类斜坡带油气藏...
关键词:构造背景 沉积体系 油气藏类型 勘探启示 斜坡带 
史南地区沙三段浊积砂体成因模式探讨被引量:18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第4期8-10,共3页王居峰 贾光华 刘军锷 李秀华 
在史南地区区域性地震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对砂体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将浊积砂体划分为滑塌浊积岩、坡移浊积扇和湖底扇三种圈闭类型,每种类型圈闭的形成和...
关键词:史南地区 沙三段 浊积砂体 成因模式 基准面 滑塌浊积岩 坡移浊积扇 湖底扇 东营凹陷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46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年第3期21-24,共4页李秀华 肖焕钦 王宁 
从单井相剖面分析出发 ,对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滨浅湖砂坝、席状砂两种储集砂体的沉积特征进行描述。阐述了其沉积相纵向及平面演化过程 ;分析了储集层时空展布及其控制因素 ;归纳出滩坝储集层发育的五个有利区带并进行了储集层预测 ;...
关键词:东营凹陷 博兴洼陷 沙四段上亚段 滨浅湖砂坝 滨浅湖席状砂 储集层特征 油藏类型 油气勘探 油气富集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油气勘探实践被引量:14
《复式油气田》1999年第3期23-27,共5页王文林 李秀华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是典型的箕状断陷缓坡带,30多年的勘探实践已发现了十个油气田,文章通过分析其构造背影,沉积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指出斜带上大型继承性正向构造和高水位体系域与油气藏分布有成生,继而总结了该类斜坡带气藏...
关键词:东营凹陷 斜坡带 构造背景 油气藏 类型 
聚合填充型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14
《中国塑料》1998年第5期20-25,共6页魏文杰 任照玉 周淑萍 李永华 李秀华 
介绍了采用聚合填充工艺,分别以硅藻土、高岭土为填料,制成的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结构形态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中填料粒子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界面结合力以及填料粒子的分散性均好于共混型材料。该复合材料不但保持了超高分子...
关键词:聚合 填充 工艺 聚乙烯 复合材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