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瑾平

作品数:13被引量:11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东营凹陷成藏规律油气勘探规避风险地质解释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复式油气田》《油气地球物理》《编辑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油气勘探科技创新的思考被引量:3
《油气地球物理》2008年第4期1-4,4,共4页付瑾平 
论述了油气勘探新技术与创新成果的辩证关系。认为近年来油气储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勘探技术的进步,但其形成的生产力还与以往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有关。就目前的创新成果而言,对技术含量的过分追求导致基础性研究滞后,从而使成果的含金量...
关键词:新技术 科技创新 创新要素 性价比 生产力 创新成果 
发挥期刊编辑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被引量:2
《编辑学报》2008年第4期354-355,共2页付瑾平 
论述期刊编辑参与企业科研活动的可行性。认为企业科技期刊专业编辑多来自其主体专业与产业,具备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专业素质,可帮助提升科研成果的表述水平;编辑参与科研可使期刊内容更具实用性与前瞻性;参与科技活动可增强编辑的创新...
关键词:科技期刊 编辑 企业科技创新 
论地震解释的双重风险被引量: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第2期238-243,129+246,共8页付瑾平 
近20年来,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成为油气勘探领域最受关注的支柱技术之一,各种解释软件、成图软件不断更新,交互平台及与之相应的数据库功能不断完善。但雄厚的资源条件却导致解释人员对它们的依赖日趋增强,理性思考和风险意识逐渐弱化。文...
关键词:地震技术 地质解释 资料风险 素质风险 规避风险 
论地震解释的双重风险被引量:8
《油气地球物理》2008年第1期1-6,10,共7页付瑾平 
近20年来,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油气勘探领域最受关注的支柱技术,各种处理、解释与成图软件不断刷新,交互平台及与之相应的数据库功能不断完善。但日益丰富的"技术资源"逐渐增强了解释人员对它们的依赖,"数据说话"正潜在淡化着人们...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 地震技术 地质解释 资料风险 素质风险 规避风险 
关于如何发挥编辑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的思考
《油气地球物理》2007年第4期44-46,共3页付瑾平 
受高等院校师生参与社会科技活动使科研与教学相长双赢的启发,论述了期刊编辑参与企业科研活动的可行性。分析认为,企业科技期刊专业编辑多来自其主体专业与产业,具备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专业素质;编辑参与科研可使期刊内容更具实用性与...
关键词:科技期刊 专业编辑 科技创新 编辑专家 
桩海地区的走滑和挤压构造特征被引量:18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第2期5-7,共3页张明振 付瑾平 印兴耀 
桩海地区是沾化凹陷和黄河口凹陷的结合部,特殊的构造位置造就了该区复杂的构造特征。在济阳坳陷拉张构造模式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桩海地区的走滑和挤压构造特征。该区印支期以宽缓的褶皱为主要特征;燕山期发育大型走滑构造,伴有挤压构...
关键词:走滑构造运动 挤压构造运动 挤压构造带 剪压构造带 拱张背斜 桩海地区 
石油科技期刊的榜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第3期259-259,共1页付瑾平 
在贵刊创刊40年之际,胜利油田的《油气地球物理》编辑部谨送上最深切的祝福和最热烈的祝贺!、贵刊在胜利油田拥有众多的新读者和老刊迷,也有许多年轻的和专家级的作者,因此她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的作用有口皆碑,为推动油田物...
关键词:科技期刊 石油 胜利油田 创刊40年 地球物理 油田勘探 物探技术 编辑部 油气 
断陷盆地斜坡带油气勘探——以东营凹陷为例被引量:21
《石油实验地质》2004年第4期324-327,332,共5页尚明忠 李秀华 王文林 付瑾平 
中国石化"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P02004).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是典型的箕状断陷缓坡带,30多年的勘探实践已发现了10个油气田。通过分析其构造背景、沉积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指出斜坡带上大型继承性正向构造和高水位体系域与油气藏分布有成生关系,继而总结了该类斜坡带油气藏...
关键词:构造背景 沉积体系 油气藏类型 勘探启示 斜坡带 
胜利埕岛地区天然气勘探被引量:1
《天然气工业》2003年第1期120-123,共4页陈广军 王永诗 付瑾平 
关键词:胜利埕岛地区 天然气勘探 成藏 埕岛油田 
东营凹陷潜山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分析被引量:12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第4期35-37,共3页范存堂 冯有良 付瑾平 
在系统分析储层、盖层、油源条件及潜山圈闭供油通道的基础上 ,阐述了东营凹陷潜山油藏的成藏条件 ,并探讨了油气富集规律 ,提出了拆离断层带、张扭断裂带、缓坡带 (渐次升高型和渐次降低型 )、褶皱披覆构造带四种潜山聚油模型 ,总结了...
关键词:东营凹陷 潜山 成藏条件 成藏规律 油源 供油通道 聚油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