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军

作品数:1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水浒传》诀别恋情相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文史杂志》《北方文学(中)》《华夏文化》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风无力爱亦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9期64-65,共2页李锋军 
李商隐的名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向被认为是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绵邈深情、对爱情的缠绵执着。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倾诉对象,分析诗歌中流露出的思想倾向、消极态度,我们认为,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与其说是一首情真意切的...
关键词:李商隐 《无题》 恋情 诀别 
一个草根的逆袭——《西游记》石猴形象再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4期94-95,共2页李锋军 
传统话语中,《西游记》中的石猴是一个革命者、英雄的形象。他挑战旧有秩序,藐视一切权威。他历经艰险,始终不改英雄本色。现代语境下,我们更愿意相信石猴是一个来历不明、身份卑微的草根。凭着勇敢和智慧,他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一个草根...
关键词:《西游记》 石猴 草根 
东风无力爱亦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解读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54-55,共2页李锋军 
李商隐的名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向被认为是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綿邈深情、对爱情的缠绵执着。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倾诉对象,分析诗歌中流露出的思想倾向、消极态度,我们认为,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与其说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
关键词:李商隐 无题 恋情 诀别 
再谈贾元春颁赐端午节礼的用意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5期31-32,共2页李锋军 
贾元春端午节颁赐节礼,被许多红学家认定是为宝玉、宝钗指婚。我们认为,"指婚说"既不合封建宗法制度、贾府实际,也不符元春性情和其待人接物的处世风格。应是元春借节礼之名,对恃才傲物的林黛玉一次含蓄的训诫。
关键词:贾元春 端午节 节礼 指婚 
再谈薛宝钗选秀之谜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5期90-92,共3页李锋军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特别强调,宝钗一家进京的首要目的乃是宝钗待选、参加选秀。但在进京寄居贾府后,此事却无下文,令人费解。我们认为,雪芹这样安排大有深意,他通过薛宝钗放弃选秀这种形式,曲折地表现出自己对孤情寡义的宫廷的藐视...
关键词:《红楼梦》 曹雪芹 薛宝钗 选秀 
孙悟空——一个草根的崛起
《北方文学(中)》2013年第9期196-197,共2页李锋军 
说孙悟空是草根,并非故作惊人之语的无稽之谈,实是有缘由的。《西游记》中,悟空的出世充满着神奇色彩(当然,彼时他并不叫孙悟空)。他本是东洲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石头,因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孕育滋养,就有了灵通之意。...
关键词:孙悟空 草根 《西游记》 人生际遇 奋斗历程 花果山 石头 出身 
从“英雄座次”到“警幻情榜”——也谈曹雪芹对《水浒传》创作方法的学习与继承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李锋军 
《水浒传》按天罡地煞之分为梁山英雄排定了座次,《红楼梦》以正册副册之别将红楼女儿纳入"警幻情榜"。从"英雄座次"到"警幻情榜",不难看出曹雪芹对《水浒传》创作方法的学习与继承。但他在学习中有发展,继承中有创新,摒弃修正了"英雄座...
关键词:《红楼梦》 《水浒传》 英雄座次 警幻情榜 曹雪芹 
也谈薛宝钗选秀之谜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33-35,共3页李锋军 
薛家进京的主要目的是送宝钗待选、参加选秀,但在进京寄居贾府后,选秀却从此没了任何音讯。有人认为薛宝钗无意也根本没有参加选秀,"待选"不过是薛家此番进京的藉口,目的是为了促成宝钗、宝玉的"金玉良缘"。也有学者提出,薛宝钗虽参加...
关键词:《红楼梦》 薛宝钗 选秀 古代小说 
浅析贾元春“弃林取薛”的原因
《时代文学》2009年第8期125-125,共1页李锋军 
  读<红楼梦>我们知道,贾元春与林黛玉、薛宝钗虽然是表姊妹,但元春深居宫中,钗黛寄身贾府,贾元春并没有机会与自己家中的这两位表妹相见.……
关键词:贾元春 宝玉 指婚 《红楼梦》 身体 章回小说 黛玉 宝钗 
“钗黛合一”与史传文学中的合传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年第5期43-45,共3页李锋军 
本文认为:《红楼梦》文本中的"钗黛合一"显指在揭示人物命运的"金陵十二钗判词"里,将最主要的两位女性宝钗黛玉合二为一,一图一咏。应受史传文学中人物合传的影响,是作者的史学思想史家情怀在作品中的具体反映。
关键词:《红楼梦》 钗黛合一 合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