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萍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诉讼高校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学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神州》《中国监狱学刊》《改革与开放》《群文天地》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群文天地》2012年第A01期295-296,共2页齐家熙 李雅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权保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权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与基本前提,和谐社会是人权保障的社会基础与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把尊重与保障人权作为其核心任务,在人权保障过程中...
关键词:理论基础 现状 
关于探析建立中间判决制度的立法思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5期266-267,共2页肖国华 李雅萍 
本文通过比较考察大陆法系国家的中间判决制度,以系统方法论为视角对其进行法哲学分析,探析我国建立中间判决制度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中间判决制度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中间判决 系统方法论 可行性 
浅析我国刑事诉讼中引进隐蔽作证制度的必要性
《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3期23-24,共2页李雅萍 齐家熙 
隐蔽作证制度.也称为匿名作证或者秘密作证等.指的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护特定证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不暴露证人身份信息和面貌特征甚至声音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隐蔽设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现场闭路电视.电脑多...
关键词:作证制度 刑事诉讼 隐蔽 现代技术手段 电脑多媒体 闭路电视 财产安全 证人 
正视群体心理与化解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
《神州》2011年第10期200-201,共2页尹巧蕊 李雅萍 
2011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的主体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101217
以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为背景,全方位思考诱发这种群体心理演变的社会成因,提出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长效化的综合机制,防控群体性事件于未雨绸缪之中。为“改善民生”夯实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秩序。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群体心理 善治理念 厉行法治 
我国量刑建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监狱学刊》2011年第2期63-66,共4页谢奎柱 李雅萍 王志斌 
随着量刑建议在我国十余年的试行、发展,其在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保障控辩双方证据上的平等对抗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如何完好地把握量刑建议准确度问题,量刑建议与检察机关抗诉率、被告人上诉率上升之间的负面联系问题,...
关键词:量刑建议 问题 完善 
浅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高校法制教育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期323-323,共1页齐家熙 李雅萍 
当今我国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强调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高等院校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犯罪等特有功能,就成为我们教育者所应当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制理念 法制教育 大学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