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婕

作品数:18被引量:33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旱稻水分利用效率干旱作物模型需水量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淮海地区不同冬春性小麦抗冻能力及冻害指标Ⅰ.隆冬期不同冬春性小麦抗冻能力比较被引量:14
《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第10期3119-3125,共7页慕臣英 杨晓光 杨婕 李克南 郑冬晓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GYHY201106030);"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0B04)资助
通过两年室外盆栽和室内人工控制试验,建立了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死苗率与低温的定量关系,确定了隆冬期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死苗率达10%、20%和50%的临界低温以及抗冻能力密度.结果表明:强冬性小麦品种抗冻能力最强,半致死温度最低(燕大1...
关键词:冬春性小麦品种 抗冻临界温度 抗冻能力密度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大豆干旱时空特征被引量:25
《生态学报》2014年第21期6232-6243,共12页解文娟 杨晓光 杨婕 刘利民 叶清 董朝阳 刘志娟 赵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0B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0903007)
利用1961—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区71个气象站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基于农业干旱指标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及干旱等级,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干旱发生频率演变趋势及干旱程度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
关键词:东北三省 大豆 干旱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时空特征 
1962-2010年潜在干旱对中国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1
《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第7期128-139,共12页曹阳 杨婕 熊伟 武永峰 冯灵芝 杨晓光 
国家973资助项目(2012CB9559-04;2010CB95159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094);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2BAC19B01);基本科研业务(2013BH038)
旱灾是冬小麦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该研究旨在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冬小麦小麦受干旱的历史影响及变化情况,这对合理指导冬小麦生产的减灾、防灾,稳定冬小麦产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该研究采用CERES-Wheat模型,模拟了1962-2010...
关键词:干旱 农作物 模型 冬小麦 副热带高压 北极涡 
1961—2010年潜在干旱对我国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8
《生态学报》2014年第2期421-429,共9页曹阳 杨婕 熊伟 武永峰 冯灵芝 杨晓光 
973资助项目(2012CB9559-04;2010CB95159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09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BH038)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旱灾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采用CERES-Maize作物模拟模型,模拟了1961—2010年潜在干旱对我国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与大气环流因子间的关系,以期了解我国50年来夏玉米受旱的...
关键词:夏玉米 作物模型 干旱 北极涡 副热带高压 
中国北方地区春玉米干旱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被引量:43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20期4234-4245,共12页董朝阳 杨晓光 杨婕 解文娟 叶清 赵锦 李克南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20B04);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0903007)
【目的】研究北方地区春玉米各生育阶段干旱年代际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基于研究区域1961—2010年29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以及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利用农业干旱指标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明确了研究区域春玉米干旱的...
关键词:中国北方 春玉米 干旱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时空分布 
中国水稻生产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被引量:42
《生态学报》2013年第2期509-518,共10页熊伟 杨婕 吴文斌 黄丹丹 曹阳 
973资助项目(2012CB9559-04;2010CB95150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093);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2BAC19B01)
有效的适应措施需要了解两类基础信息,一是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各种气候变异风险,二是作物产量对潜在气候变异风险的反应及其机制。评价作物生产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可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揭示气候变化的趋势及作物产量对其的反...
关键词:敏感性 脆弱性 气候变化 水稻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影响被引量:5
《资源科学》2010年第10期1926-1931,共6页熊伟 杨婕 马占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3070047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生物质能在缓解能源紧张,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作物秸秆作为其丰富重要的原料之一,它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秸秆产量,本研究利用CERES作物模型模拟了...
关键词:生物质能 农作物秸秆资源 气候变化 影响 中国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玉米产量的初步预测被引量:69
《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第10期1092-1101,共10页熊伟 杨婕 林而达 许吟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物模型区域应用的升尺度转换"(编号:3070047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7BAC03A02)资助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产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采用区域气候模式与CERES-Maize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了基准气候(BS,1961—1990年)和A2、B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2011—2100年我国雨养和灌溉玉米产量...
关键词:气候变化情景 玉米产量 CERES—Maize模型 A2 B2情景 
作物模型区域应用两种参数校准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08年第5期2140-2147,共8页熊伟 林而达 杨婕 李迎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0047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6CB400505)~~
区域模拟的目的是利用有限的空间数据模拟出产量等作物性状的时空变异规律。然而站点作物模型应用到区域范围时涉及到数据归一化、参数简化、模型的校准和验证等问题。利用CERES-Rice模型对作物模型在我国的区域应用进行了尝试并对部分...
关键词:作物模型 区域应用 校准验证 
不同水分处理旱稻农田蒸散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15
《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第4期49-54,共6页崔晓军 薛昌颖 杨晓光 杨婕 张秋平 王化琪 B.A.M.Bouman 
“863”项目(2006AA100203-04);“948”项目(2006-G52A-Q08);国际合作项目(IRRC、CP-STAR)部分研究内容
该文通过2001~2004年4年北京地区旱稻田间试验,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方法计算了旱稻农田蒸散量,用微型棵间蒸渗仪测定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农田土壤棵间蒸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旱稻生长期间的农田蒸散特征、土壤棵间蒸发特征和...
关键词:旱稻 农田蒸散量 土壤棵间蒸发 水分利用效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