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强

作品数:6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继卫星卫星航天器再入航天器捕获跟踪更多>>
发文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航天器工程》《卫星应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一种高精度中继卫星捕获跟踪外场无线试验方法被引量:3
《航天器工程》2018年第6期112-117,共6页苗常青 杨显强 范伟 侯芬 王珊珊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为了验证中继卫星捕获跟踪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地面环境和在轨应用的差异,提出基于近似远场条件下的中继卫星捕获跟踪技术验证方案。利用中继卫星设备、用户航天器模拟设备、高精度二维轨道模拟设备、光学指向设备、天线重力卸载设备以及...
关键词:中继卫星 用户航天器 捕获跟踪 扫描搜索 程序跟踪 自动跟踪 试验方法 
多用户多任务的中继卫星捕获跟踪技术研究被引量:2
《航天器工程》2017年第5期17-22,共6页苗常青 杨显强 刘江 经姚翔 侯芬 
针对中继卫星用户数量及跟踪任务不断增多,跟踪模式复杂,任务响应速度要求快的特点,文章给出了对单个用户星捕获跟踪的典型过程,进而提出多用户多任务捕获跟踪策略,其可根据用户星类型、用户星优先级、任务中继服务时刻、可服务时间窗...
关键词:中继卫星 任务规划 捕获跟踪 多用户 多任务 
采用卫星中继克服航天器再入通信黑障的途径被引量:6
《航天器工程》2015年第3期1-8,共8页王家胜 经姚翔 杨显强 游晟 
在简述载人航天器再入过程、等离子鞘套特点和中继传输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卫星中继克服再入通信黑障的具体途径。考虑到必须采用较高工作频率(Ka频段)的一次中继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采用二次中继的新方法,它可以将再入...
关键词:再入航天器 中继卫星 等离子鞘套 通信黑障 总体设计 
一种航天器单脉冲差模角跟踪系统的标定及测试方法被引量:5
《航天器工程》2015年第3期131-137,共7页杨显强 侯芬 陈小群 苗常青 
国家重大航天工程
介绍了航天器单脉冲差模角跟踪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针对捕获跟踪系统性能与射频通道相位特性的相关性,提出了在无线状态下通过用户目标在一定范围内按一定轨迹运动进行射频通道相位标定及跟踪性能测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
关键词:航天器 单脉冲差模角跟踪系统测试 相位标定 射频通道 
中国西部地区专用通信卫星系统构想
《卫星应用》2014年第2期11-14,共4页佟金成 毛新宏 杨显强 
本文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的通信卫星应用需求,主要针对金融、能源、减灾、安全等领域,对通信卫星可采用的有效载荷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地区专用通信卫星系统进行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西部地区 通信卫星 有效载荷 
钝头型航天器再入通信黑障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7
《航天器工程》2014年第1期6-16,共11页王家胜 杨显强 经姚翔 游晟 
首先介绍了无线电波在等离子体环境中传播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钝头型航天器再入时形成的等离子鞘套及相关通信黑障现象。从13个方面(包括近期和远期实现的可能性等)对多种减轻或消除黑障的设想和方法:包括高频、激光、高...
关键词:航天器 再入 等离子鞘套 通信黑障 总体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