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儒

作品数:5被引量:5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聚落遗址史前时空数据模型空间分布特征考古资料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中国科技论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3
《中国科技论文》2016年第21期2479-2485,共7页毕硕本 周浩 杨鸿儒 沈香 王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253;41271410)
针对全球范围内气候环境的变化,研究古时代聚落的演变发展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可深入了解人地关系,为制定聚居决策提供参考。以GIS为研究方法,对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时期至龙山时期的995处聚落遗址进行统计,发现其中单一型聚落遗...
关键词:数据挖掘 郑洛地区 新石器时代 聚落遗址 自然环境 聚落演变 
基于流域盆地面积的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第9期1063-1071,共9页沈香 毕硕本 计晗 杨鸿儒 陈昌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253;41271410)
本文以郑洛地区为研究区域,以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前期、仰韶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时期为时间序列,对研究区域的流域盆地面积与相应的遗址点数量的关系、流域盆地面积与相应的遗址点增长速率的关系,以及各个流域盆地中遗址点分布密...
关键词:水文分析 郑洛地区 相关性分析 分布密度 流域盆地 
地理探测器在史前聚落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与分析被引量:40
《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1期118-127,共10页毕硕本 计晗 陈昌春 杨鸿儒 沈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253;41271410)
遗址—河流距离是史前聚落遗址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河南省卢氏县为例,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采用基于PD,H值计算的连续性地理数据最优离散法,获取遗址—河流相关性定量数值,讨论和总结模型中等间距(EI)、百分位(QV)、自然断点(...
关键词:史前聚落 遗址—河流距离 人地关系 地理探测器 
基于DBSCAN算法的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聚类分析被引量:9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第32期266-270,共5页毕硕本 计晗 杨鸿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253;41271410)资助
为了解决判别聚落群过于依赖考古专家人工划分的问题,以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为例,采用基于密度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对聚落遗址进行空间聚类研究。通过对郑洛地区四个文...
关键词:郑洛地区 聚落遗址 聚类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 
基于对象时空模型的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群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5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第2期31-34,38,共5页毕硕本 杨鸿儒 计晗 梁静涛 乔文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253;41271410)
依据面向对象的思想,建立聚落群对象时空数据模型,对聚落遗址群分别求取中心点和面积,进而得到中心点的演变速度、轨迹和聚落群遗址密度,在此基础上分析郑洛地区史前聚落群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从聚落群合解历程看,裴李岗时期、仰...
关键词:郑洛地区 时空数据模型 时空演变 聚落遗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