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平

作品数:9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静脉溶栓磁共振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脑血栓形成患者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药药理与临床》《浙江医学》《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栓术后即刻头颅CT平扫“金属征”对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心脑血管病防治》2022年第2期41-45,共5页徐超 史宗杰 林高平 叶飒飒 耿昱 
目的 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栓术后即刻头颅CT平扫上“金属征”对术后脑实质血肿(PH)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于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金属征 出血转化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年第6期206-209,共4页金朗 王雪 王炳强 林高平 
目的:观察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关键词:脑心通 阿司匹林 暂性脑缺血 血液流变学 
Gufoni法联合强迫持续侧卧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浙江医学》2014年第18期1560-1562,共3页施天明 林高平 王奕琪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原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仅次于后半规管BPPV常见的BPPV亚型[1],文献报道水平半规管来源的BPPV占全部病例的5.0%-33.0%[2-4],其复位方法种类众多,但复位成功率均低于Epley...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治疗效果 疗效分析 侧卧 BPPV EPLEY法 复位成功率 
影响脑桥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年第5期383-385,共3页林高平 耿昱 顾苏兵 郭舜源 
浙江省科技计划公益项目(编号:2012C21014)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桥梗死加重的影响因素。方法 40例起病48小时内入院的脑桥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1周内NIHSS评分分为加重组和稳定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血压、心脏病史、空腹血糖、吸烟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和LDL-C等危...
关键词:脑桥梗死 空腹血糖 危险因素 
阵发性心房颤动相关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进展被引量:2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年第6期419-421,共3页陈珂楠 施天明 林高平 耿昱 
心房颤动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约10%的缺血性卒中和50%的心源性栓塞与心房颤动有关。心房颤动所致的卒中预后差,复发风险高,病死率增加约60%。但目前常规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对缺血性卒中伴心房颤动的诊断率远低于实际...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缺血性卒中 诊断率 相关性 24H动态心电图 永久性心房颤动 独立危险因素 复发风险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年第1期98-10,共4页郭舜源 张庆臣 陈波 林高平 施天明 顾苏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1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阿司匹林(aspirin,ASA)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ABCD3评分测定186例动脉源性TIA患者的分值,根据分值分为低、中...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患者颅内和颈部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被引量:3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年第4期391-395,400,共6页顾苏兵 施天明 林高平 王奕琪 张剑梅 张文亚 郭舜源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颅内和颈部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超高场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0TMRA)测定186例CI患者颅内和颈部动脉,并与121例轻度头昏患者对照。结果:186例CI患者有动脉狭窄164例(88.17%)。狭窄动脉分布:①颅内动脉...
关键词:脑梗死 颈动脉 颅内动脉 狭窄 磁共振血管造影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被引量:13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年第5期395-397,408,共4页顾苏兵 林高平 施天明 王奕琪 张剑梅 陈桂花 丁忠祥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超高场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测定222例腔隙性脑梗死和22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结果 22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112例(50.45%),其中在30~44岁、45~5...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狭窄 
后交通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影响因素
《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年第6期388-389,共2页林高平 
目的观察后交通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以76例后交通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死亡组(9例)和存活组(67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年龄、血糖、血红蛋白,入院时Hunt-Hess分级,入院时...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HESS分级 GCS评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