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讯

作品数:42被引量:17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伤寒论》伤寒论中医名家汤剂临床用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学报》《亚太传统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黄帝内经》日节律思想探析六经病欲解时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55-59,共5页项姝凡 汪珺 樊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药人教函[2022]75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3AFD116)。
六经病欲解时是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指明了三阳三阴病欲解的特定时间,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研究解读,众说纷纭。本文从《黄帝内经》日节律思想出发,分别以阴阳消长日节律和营卫循行日节律对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
关键词:伤寒论 六经辨证 欲解时 黄帝内经 日节律 
中医湿候论之三类九性篇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5期2236-2239,共4页王博文 裴紫娟 梅莎莎 马丹 郝傲寒 杨晓林 宋凡 李矜姚 樊讯 陶春晖 周姝含 宋恩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1]272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603720);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No.ZY2021Q033)。
通过归纳整理中医之“湿”,探讨湿类三分与湿邪九性,以期探析中医湿候论,指导临证,提供参考。水为万物之元,而湿之质实为水,故有水必有湿。湿候之论,风起内经,伤寒明法,传至唐明,诸家医略,必有湿论一篇,是即湿论传而百姓知,故今时之人...
关键词:湿 湿邪 湿气 湿候 失运 留滞 
基于主客交理论探讨邱明义以“伐交”思想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23年第9期2275-2277,共3页王博文 裴紫娟 周姝含 樊讯 陶春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720);邱明义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鄂财社发[2016]104号)。
文章基于吴又可“主客交”理论,探讨邱明义教授以“伐交”思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临证调摄三气一阴,即补脾气、舒肝气、通腑气与滋脾阴,以通畅元真、调补主气;亦需四诊合参,分期详辨,厘清邪正强弱与主客盛衰,祛邪逐客;主客两端,分...
关键词:主客交 伐交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元真通畅 邱明义 脾胃 
成肇仁从“血气懈惰”辨治多寐经验
《中医学报》2022年第3期556-560,共5页田娇 樊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603720);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计划项目(2018-100804)。
成肇仁教授提出从气血辨治多寐的思路,认为多寐多由气血懈惰、功能不足所致,或气失温煦,血虚失养,神失温养;或气血停滞,痰湿瘀血内生,蒙蔽清窍,神失所用,则倦怠嗜卧。气之懈,具体分为卫气亏虚、脾气虚弱、肝气郁结和阳气虚衰;血之惰,分...
关键词:多寐 嗜睡症 睡眠过度 血气懈惰 成肇仁 名医经验 
梅国强“宁络”辨治思想及临证经验撮要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8期1307-1309,共3页周贤 刘松林 曾祥法 樊讯 岳滢滢 许乐思 梅国强 
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T201808)-经方方证运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960)-基于抑郁症PFC-NAc-VTA神经环路与下丘脑摄食相关信号的中枢外周效应研究“肝郁犯胃”的发生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603720)-基于三因制宜理论和高维聚类分析的现代名医经方常用药配伍及量效规律研究。
论述梅国强教授运用“宁络”思想治疗因络脉不宁出现的各种出血、紫斑、顽固性疼痛等病证的辨治经验。从络脉不宁的病因入手论述其病机及治则,并结合其验案分析辨治经验,总结其学术特色,如宁络求本、执简驭繁,辨证统一、缓急从权,力除...
关键词:宁络 辨证论治 临证经验 梅国强 
梅国强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经验被引量:9
《中医杂志》2021年第4期289-291,302,共4页周贤 刘松林 樊讯 明浩 陈海洋 梅国强(指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72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T201808)。
总结梅国强教授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的临证经验。认为扩张型心肌病核心病机为虚实两端,实者,或痰或瘀,阻滞气机,痹阻心脉;虚者,关乎心之气血阴阳虚损,临证务必全面收集四诊资料,详辨其虚实病机。同时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谨守病机,立法选...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胸痹 名医经验 梅国强 
中药功效发挥方向的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3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年第3期173-174,共2页於赵勰 黄双伍 杨子维 樊讯 
中医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药物组成,其功效通常不是各味中药功效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有机组合的整体。本文着眼于中药功效发挥的方向性和规律性,通过控制相关因素,达到将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以提高临床...
关键词:中药 功效发挥 控制因素 产地 炮制 配伍 剂量 剂型 煎服法 
《伤寒论》目与神志病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20年第10期1459-1462,共4页田娇 樊讯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计划项目(2018-100804)。
《伤寒论》中视觉失司或因误治津亏,失于濡养;或因阳明腑实,真阴耗伤;或是正邪交争,阳气欲出;或因正气不足,毒热上扰等。目中不了了是由于太阳表证入里成阳明腑实证,当急下救阴,方用大承气汤;直视谵语多由胃火炽盛,当急用缓脱救逆之法;...
关键词: 神志病 《伤寒论》 张仲景 
李时珍“三因制宜”学术思想浅析被引量:11
《时珍国医国药》2020年第8期1998-1999,共2页樊讯 李家庚 蒋跃文 王慧如 陶春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720];湖北中医药大学科技行动计划(2017100804)。
"三因制宜"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多有阐发。文章通过对李时珍著作中药学、临床医学及脉学等相关内容的梳理,阐述了李氏的"三因制宜"学术思想,认为其体现了时间、空间、人体(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可为临床辨治和用药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李时珍 三因制宜 学术思想 《本草纲目》 
《伤寒论》中生姜与干姜的探讨被引量:18
《中医学报》2019年第10期2056-2058,共3页李默 蒋跃文 樊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603720)
《伤寒论》首次将生姜和干姜确立为两味独立的中药,而在《伤寒论》问世之后,《本草纲目》刊行以前,都是生姜晒干作干姜入药,干姜即干生姜,是同一种姜。《伤寒论》中生姜与桂枝的配伍共有25次之多,且主要集中在太阳病篇,可见生姜确能解...
关键词:生姜 干姜 《伤寒论》 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助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