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庆余

作品数:8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徐霞客地貌光彩拓荒者高陡边坡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学会》《第四纪研究》《中国经济周刊》《灾害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大庆油田60年: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
《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20期34-37,共4页浦庆余 张九辰 
60年前,中国的地质学家们在“中国贫油论”的背景下历尽艰辛发现了大庆油田;60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近23.9亿吨。这是中国的地质学家们创下的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地质学家们的苦苦追寻1914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陕北地区进行石油...
关键词:美孚石油公司 大庆油田 世界 地质学家 地质勘查 陕北地区 中国 美元 
中国第四纪下限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5
《地质力学学报》2016年第1期162-177,共16页贾婷 王永 浦庆余 陈宝国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95800)
中国的第四纪下限研究目前虽然比较倾向于2.4~2.6 Ma,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在简要回顾中国第四纪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中国北方地区、黄河流域、西南地区、东北地区、新疆和西藏地区的第四纪下限研究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简...
关键词:中国 第四纪 下限 综述 
拓荒者的光彩——纪念丁文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被引量:1
《中国地质教育》2008年第1期3-9,共7页浦庆余 
丁文江是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为中国地质科学在中国的建立,为中国地质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做了大量奠基性、开创性贡献。在他和他同时代的中国地质事业奠基者们的努力下,实现了形成近现代中国地质...
关键词:丁文江 拓荒者 中央地质调查所 地质教学 中国地质学会 
江西三清山花岗岩景观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历史被引量:10
《地质论评》2007年第B08期41-55,229-232,共19页浦庆余 郭克毅 
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资助的<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发展演化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
三清山花岗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岩体侵位定位后又经历了大约50Ma的侵蚀和剥蚀,将上覆5000m的地层搬到南北两侧的断陷盆地中,形成白垩纪红色砂岩和砂砾岩地层,花岗岩体便出露地表。又经过大约50~60Ma的构造演化和地貌演变形成了目...
关键词:花岗岩景观地貌 三清山式地貌 高山尖峰地貌 
吸取50年来西部开发的经验和教训──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年第3期41-47,共7页浦庆余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 人力资源开发 旅游业 
“爱惜资源”应该作为我国基本国策
《学会》1994年第11期40-41,共2页浦庆余 
“爱惜资源”应该作为我国基本国策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浦庆余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问题。现在,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并把它们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可能由于"八五""九五"期间我...
关键词: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学会 大中型矿山 保证程度 煤矿建设 金属矿产 采矿登记 掠夺式开采 西煤东运 伴生矿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自然环境变迁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5
《第四纪研究》1991年第3期245-259,共15页浦庆余 
末次冰期我国西部的冰川长度比现代冰川长2—5倍,雪线低300—1080m;东部多年冻土区南界在33°20′—33°40′N,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北部的下界在海拔2200—2600m 处;黄、东海海平面下降130—155m;经向环流加强,北方冷空气增强。末次冰...
关键词:冰期 更新世 全球变化 气候 变化 
地质作用与人类环境被引量:3
《灾害学》1989年第1期32-36,共5页浦庆余 
本文通过大量的事例和数据论证了人类活动也是当代的重要地质作用。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对地球表面物质的搬运和堆积作用的强度已经超过自然的作用;人类正在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人类活动产生了新的地球化学过程;使旧的物种绝灭,并产生新...
关键词:堆积作用 人类活动 地球化学过程 人类环境 自然地质灾害 数据论证 地区气温 地球表面 墨西哥湾暖流 地下水下降漏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