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作品数:45被引量:26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自复位垫片螺栓分体式螺母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仿真》《中国综合临床》《工业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非线性受力状态的自复位框架楼面峰值加速度预测方法
《建筑结构学报》2025年第3期130-139,共10页王伟 李俊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8182);“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801900);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2dz1201700)。
为合理预测自复位框架楼面峰值加速度,对比研究了自复位框架与传统抗震框架的楼面峰值加速度分布差异,验证了自复位框架楼面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揭示了其主要特点与形成机制:旗帜型滞回行为造成结构在非线性振动过程中的层间剪力传递滞...
关键词:自复位框架 非线性受力状态 楼面峰值加速度预测 抗震韧性 
基于Park-Ang模型的弯曲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构件地震损伤评估研究
《结构工程师》2024年第6期74-84,共11页侯皓文 王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8182,52078366)。
建筑震后损伤和性能水平评估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关键流程之一。针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DSCW)缺乏地震损伤评价指标的问题,建立了包含37组弯曲型DSCW滞回试验的数据库,并基于现有的修正双参数Park-Ang损伤评估模型,确定了组合...
关键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地震损伤评估 Park-Ang模型 组合系数 损伤指标 
预应变SMA⁃TMD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建筑结构》2024年第20期48-52,128,共6页姜子钦 刘澜涛 黄浩宇 王伟 韩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8013)。
针对钢结构在地震激励下加速度响应过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将形状记忆合金(SMA)应用到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装置中的解决方案,利用SMA的特性实现有效的自复位和稳定的阻尼,将预应变SMA棒应用到TMD中,提高装置的阻尼性能。通过试验测试及...
关键词:钢框架 形状记忆合金 调谐质量阻尼器 预应变 振动与控制 抗震性能 
建筑抗震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及在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的应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4年第4期15-25,共11页杜佳俊 王伟 张瑞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8182,52078366);“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801900)。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老旧建筑功能劣化和气候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建筑韧性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性日趋凸显。震后建筑功能恢复往往需大量的经济和时间投入,并产生严重的环境影响(如碳排放),然而目前对此仍缺乏科学合理的快速评估手段。因此...
关键词:地震工程 自复位结构 全寿命周期评估 碳排放 抗震韧性 可持续性 
预埋型钢的钢筋混凝土梁-钢柱转换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1
《建筑结构学报》2024年第7期212-225,共14页史燚 王伟 汪士也 包联进 李明 童骏 田云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8182,52078366);同济大学土木工程Ⅰ类高峰学科建设经费资助(2022-3-YB-18)。
为解决传统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结构用钢量大、吊装难度高和节点区施工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埋型钢的钢筋混凝土梁-钢柱转换节点,依托某实际工程开展了足尺模型拟静力试验;同时提出了基于ABAQUS软件考虑混凝土剥落失效导致性能退化的...
关键词:RC梁-钢柱转换节点 预埋型钢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参数分析 抗震性能 
基于数据驱动和设计规则约束的钢框架-支撑结构平面布置智能设计方法
《建筑结构学报》2024年第7期13-21,共9页王伟 付柏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8182);“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801900);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2dz1201700)。
人工智能算法是实现建筑结构自动化、智能化设计的关键技术。然而,由于缺乏物理规则的约束,人工智能算法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时而会生成不合理的结果。因此,将结构设计规则以神经网络模块的形式融合到生成对抗网络(GAN)中,提出一种钢框架...
关键词:钢框架-支撑结构 人工智能 平面布置设计 对称性 扭转效应 
中空夹层钢管钢渣混凝土T形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振动工程学报》2024年第6期1023-1032,共10页曾武华 王伟 陈庆熠 王军芳 吴应雄 卓卫东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J01131900,2022J0111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78495)。
将钢渣混凝土灌入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钢渣混凝土的微膨胀性和中空夹层内外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有效解决了钢渣混凝土工程应用中的安定性问题。以混凝土类型、空心率、支主管直径比和轴压比为参数变量,共进行了5个中空...
关键词:抗震性能: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钢渣混凝土 滞回特性 拟静力试验 
考虑大气腐蚀影响的钢结构剩余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726-737,共12页张岳林 冉翠玲 王伟 顾跃跃 方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359);上海市曙光计划(22SG18);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2dz1201700)。
对考虑大气腐蚀影响的钢结构剩余抗震性能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首先探讨了钢在大气环境下腐蚀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其次从材料、构件、结构体系3个层次梳理了腐蚀对钢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该领域当前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详...
关键词:大气腐蚀 腐蚀疲劳 焊缝腐蚀 超低周疲劳 抗震性能 
基于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方案设计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被引量:1
《结构工程师》2024年第2期69-81,共13页张佳辰 王伟 路志浩 李建全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2dz1201700),“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801904)。
为研究装配式建筑不同钢结构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差异,对某实际预制建筑项目分别进行模块化钢结构方案和钢框架方案设计,并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定量分析两者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结果表明,模块化钢结构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比...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钢结构方案 模块化钢结构 全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3D结构光注册技术在机器人辅助颅内病变手术定位中的应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蒋成昊 张海涛 邱光庭 廖环 徐蛟天 赵长义 王伟 陈进 张志文 
目的探讨手术机器人3D结构光注册技术,在不同头颅固定类型下、对病变靶点(区)定位应用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例机器人辅助下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3D结构光注册技术,对13例患者采用头部三钉头...
关键词:3D结构光 手术机器人 手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