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东

作品数:25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钙华峨眉山玄武岩自然铜地球化学特征微生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科学前沿(汉斯)》《矿物学报》《金属矿山》《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科大地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新老基地教学效果评价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黄建国 王富东 朱余银 李文杰 
西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9xn0018);西部高校资源与环境专业虚拟研究室;西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地质工程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创新”(项目编号:24xn0066)。
简要介绍了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新老基地(即让水地区和马角坝地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成绩、住宿、饮食及交通等方面,对学校新、老生产实习基地进行了教学效果的对比评价,初步认为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
关键词:地质工程 马角坝 生产实习 实习基地 教学效果 
贡嘎山玉龙西高寒钙华地貌对冰川活动的记录
《中国岩溶》2024年第3期552-562,584,共12页柴沛然 赵学钦 王富东 蒋耀曦 张强 朱和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1A2016);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KDL&Guangxi202302)。
文章选取贡嘎山西侧玉龙西断裂带附近的钙华及周边冰碛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钙华识别,对钙华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并构建主要钙华体精细化DEM及三维模型,分析钙华分布规律及地貌特征。结果表明:研...
关键词:贡嘎山 高寒钙华 高光谱遥感 地形分析 冰川活动 
黄龙与黄石钙华微生物沉积作用比较研究被引量:5
《中国岩溶》2021年第2期264-272,共9页董发勤 代群威 饶瀚云 王富东 赵学钦 蒋忠诚 张强 李博文 Alexander IMalov Enrico Capezzuoli Augusto Aul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1285,41877288);四川灾后重建先导科研项目第130-1-1。
本文通过调查黄龙风景区水体的环境地质特征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与黄石公园对比分析,探讨了两种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其对钙华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龙沟泉水属于地下冷泉,且景区内覆盖着大量植被,水体...
关键词:钙华 微生物 黄龙自然风景区 黄石国家公园 
四川黄龙地区鲕状钙华包壳粒的发现及其特征被引量:3
《中国岩溶》2021年第1期125-132,共8页崔杰 代群威 王富东 董发勤 宋韬 党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288,41973053,41572035)。
在雪宝顶北麓的黄龙地区新发现的鲕状钙华包壳粒,是高寒区钙华形成环境中产出的一类典型陆相包覆颗粒构造。通过系统采样鲕状包壳粒沉积剖面,并借助常规显微镜、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揭示出鲕状钙华包壳粒的矿物组分、微观结构等特征...
关键词:黄龙地区 钙华 包壳粒 圈层构造 
九寨沟“8·8”地震背景下火花海钙华坝 体无损探测分析被引量:3
《中国岩溶》2021年第1期147-156,共10页罗尧东 代群威 董发勤 王富东 赵学钦 廖传康 崔杰 李琼芳 王安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288,41973053,41572035)。
为研究震后九寨沟钙华景区的溶洞、裂隙、暗流等地质特性,丰富钙华景区岩溶洞穴无损探测技术,探讨了多物探技术在多孔疏松钙华地区作业的可靠性。首次运用地质雷达法及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无损探测技术,在九寨沟景区火花海特定区域进行...
关键词:多孔疏松介质 九寨沟 地质雷达法 高密度电法 
四川九寨沟诺日朗瀑布钙华大坝放射性及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2
《中国岩溶》2021年第1期157-165,共9页张红敏 赵学钦 王富东 吴昌达 李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206、41973053);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16B07)。
以九寨沟诺日朗瀑布钙华大坝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手持伽马仪对大坝坝体进行放射性强度测量,同时对钙华大坝取样,进行主量、微量元素分析,以研究大坝形成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大坝表层伽马辐射量平均值为27.57 Ur(当量铀),变异系数为1...
关键词:九寨沟 诺日朗瀑布 自然伽马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气候变化背景下钙华退化影响因素及其保育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岩溶》2021年第1期166-170,共5页严飞 董发勤 代群威 李琼芳 王富东 曾嘉 曹芹 杨刚 
四川省科技计划(2020YFS0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244);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创新基金项目(19ycx0072)。
为厘清黄龙钙华退化受气候变化调控规律,探究影响钙华沉积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响应,通过对钙华相关研究的专著及文献进行分析,从直接影响气候变化的水文因素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出发,探索其对钙华退化的影响,表明水文过...
关键词:钙华 气候变化 退化 保育 可持续发展 
雪宝顶区块流域钙华形成的生物作用研究被引量:1
《中国岩溶》2021年第1期11-18,共8页董发勤 李刚 代群威 周琳 王富东 赵学钦 蒋忠诚 张强 李博文 Enrico Capezzuoli Mike O’Driscoll Andelka Plenkovic-Moraj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1285,41877288);四川灾后重建先导科研项目第130-1-1。
钙华不仅具有重要的景观旅游价值,而且对确定区内碳酸盐沉积特征、环境演化规律及同期环境生物的作用与贡献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对比国内外典型钙华特征的基础上,以黄龙和九寨沟为例,对雪宝顶区块流域内钙华的沉积特征、环境化学...
关键词:雪宝顶 钙华 沉积特征 生物作用 植物 微生物 
九寨沟景区“8·8”地震前后及钙华生境保育修复后植被和水系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中国岩溶》2021年第1期68-76,共9页陈云 董发勤 韩颖 王卫红 代群威 赵学钦 王富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206、41973053)。
利用Landsat-8、高分1号、2号等卫星影像,评估九寨沟核心钙华景点及整个景区在“8∙8”地震前、后和钙华生境保育修复后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森林面积和水系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人工为辅、自然为主的钙华保育修复后钙华核心景点...
关键词:九寨沟 “8∙8”地震 植被恢复 钙华保育 水系恢复 
钙华天然海绵地质体多孔特性及其对水循环调节意义——以四川黄龙为例被引量:14
《矿物学报》2019年第2期219-225,共7页代群威 党政 彭启轩 董发勤 李琼芳 罗尧东 王富东 赵学钦 安德军 张清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7288;41572035;41472309;41741026);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6FZ0043)
四川黄龙自然遗产点以钙华景观闻名海内外,其钙华体多孔性地质结构,使钙华地质体具备"海绵"特性。本文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探地雷达、电磁法等地质探测技术对钙华地质体的多孔性质和水循环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多年现场踏勘经验探...
关键词:黄龙景区 钙华 海绵地质体 多孔性 水循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