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国

作品数:25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丙体六六六杀虫剂毒性农药土壤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研究》《核农学报》《色谱》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研究被引量:3
《农业环境保护》1995年第1期9-11,共3页郑永权 王政国 姚建仁 赵静 焦淑贞 
本文研究了自然条件下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的消解规律与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消解较为缓慢,苹果上的半衰期为21.9─23.6d,土壤上的半衰期为21.2─27.8d。在使用浓度为100─200m...
关键词:农药 农药残毒 氟氰菊酯 苹果 残留量 土壤 
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多残留气相色谱检测方法被引量:5
《色谱》1994年第2期124-125,共2页郑永权 姚建仁 赵静 焦淑贞 王政国 
本文介绍了6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在蔬菜中的双柱单检测器多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丙酮提取,弗罗里硅土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定量测定。经对黄瓜、番茄、大白菜、青椒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其回收率在87.6%~105.1%之...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 杀虫剂残留 蔬菜 
涕灭威在植物和土壤中的移动与分布被引量:4
《环境科学学报》1994年第1期79-86,共8页焦淑贞 姚建仁 郑永权 赵静 王政国 
报道了涕灭威在花生、棉花、柑橘和土壤中的吸收、运转和分布.结果表明,涕灭威及其代谢物在柑橘叶于中的残留40d达到最高峰(3.449ppm),可食部位的残留范围为0─0.089ppm,低于美国EPA规定的MRL.涕灭威...
关键词:涕灭威 移动 分布 植物 土壤 农药 
林丹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其消解被引量:1
《环境科学研究》1993年第6期11-16,共6页郑永权 姚建仁 赵静 王政国 焦淑贞 张维忠 屈振刚 张淑芳 王丽辉 张国光 高大新 韩广珠 
通过不同施药方法,探讨了林丹在小麦、玉米中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林丹在作物中的残留量随施药量的增加而递增。采用喷雾,4(a.i.)g/亩,林丹在小麦中的残留为0.0073ppm;土壤处理,100(a.i.)g/亩,林丹在小麦中的残留为0.0134ppm;撒颗粒剂,...
关键词:小麦 玉米 残留 高丙体六六六 土壤 
林丹对鸟类和其它动物的影响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1993年第1期23-25,30,共4页邵向东 姚建仁 赵静 王政国 郑永权 焦淑贞 王丽辉 韩玉墀 阎俊久 周恺 赵珏 
本文通过一些典型动物试验和离体培养试验,介绍了林丹对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毒性、中毒特征和某些作用机制.
关键词:鸟类毒害 毒性 动物 高丙体六六六 
林丹对人的毒性作用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1993年第1期26-30,共5页邵向东 姚建仁 赵静 焦淑贞 郑永权 王政国 韩玉墀 阎俊久 周恺 赵珏 
本文根据自愿受试者、职业中毒、意外中毒和企图自杀接触林丹后的临床表现,结合理化检验,较全面地概括了林丹的中毒特征为呼吸加快,痉挛,惊厥,运动失常,口腔出血,昏迷,脑电图紊乱,谷丙及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活性升高,肝脏出现脂肪...
关键词:人体 中毒 毒性 高丙体六六六 
林丹对鼠的毒性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1993年第1期18-22,共5页邵向东 姚建仁 赵静 郑永权 王政国 焦淑贞 阎俊久 韩玉墀 周恺 赵珏 
本文介绍了林丹的不同剂型、染毒量和给药方式对鼠类的毒性、中毒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丙体六六六 毒性  大鼠 
林丹致癌作用研究概况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1993年第1期35-38,共4页姚建仁 邵向东 赵静 王政国 焦淑贞 郑永权 韩玉墀 阎俊久 周恺 赵钰 
本文通过启动、促成和作用方式的研究,较全面地详述了林丹对大、小白鼠的致癌危险性.大量结果证实,林丹对大白鼠既不能诱导肿瘤,亦无致癌作用,对小白鼠则有不同结果.有试验表明,当林丹使用剂量大于160mg/kg饲料时,有可能导致增生瘤或肝...
关键词:致癌作用 致癌物 高丙体六六六 
林丹的致敏、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1993年第1期31-34,共4页邵向东 姚建仁 赵静 焦淑贞 王政国 郑永权 韩玉墀 阎俊久 赵珏 周恺 
本文通过涂抹、口服、灌胃、注射、离体培养等方法的研究结果,全面的评价了林丹的致敏、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尽管阳性与阴性结果均有报道,但基本结论是林丹对哺乳动物不存在致敏、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关键词:致敏性 致突变性 高丙体六六六 
林丹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1993年第1期10-12,共3页姚建仁 劭向东 赵静 郑永权 王政国 焦淑贞 姜志毅 张国光 高大新 韩广珠 王丽辉 
本文根据动物染毒后的生理生化效应.离体培养和模型试验的结果,重点介绍了林丹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林丹 神经毒性 高丙体六六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