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波

作品数:14被引量:1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12玉米玉米群体栽培技术小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种业》《中国农学通报》《华北农学报》《农业科技通讯》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籽粒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被引量:9
《华北农学报》2015年第1期171-176,共6页石海波 王云生 冯勇 高聚林 白海 苏二虎 张来厚 赵瑞霞 刘志雄 黄灵忠 姜丽丽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1QNJJN09);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13;2012BAD04B04;2013BAD07B04)
为了获得玉米籽粒双向电泳中蛋白质提取的最佳方法,建立最佳的玉米籽粒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对酚抽提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 TCA/丙酮沉淀法)和可溶性蛋白提取法3种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关键词:玉米 籽粒 蛋白组学 双向电泳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mproving Effects of 12 Maize Populations with Improved S_1 Selection Method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第10期1687-1692,1713,共7页孙峰成 冯勇 付增娟 苏二虎 张来厚 赵瑞霞 刘志雄 石海波 李美娜 
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Guiding and Incentive Fund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20111705)~~
ln this study, 12 maize populations were improved with the improved S1 selection method, aiming to increase the improvement efficiency of maize pop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umber of rows per spike, number of...
关键词:lmproved S1 selection method Maize population Genetic gain Comparative analysis 
12个玉米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密度效应分析被引量:2
《玉米科学》2014年第3期13-18,23,共7页孙峰成 付增娟 冯勇 赵瑞霞 张来厚 苏二虎 李美娜 刘志雄 石海波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80404ZD03);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20111705)
以蒙群1、蒙群2、蒙群3、蒙群4、蒙A群、蒙B群、蒙C群共7个自有群体和中综5号、中综7号2个国内合成的群体以及3个加拿大引进群体C群1、C群2、C群3为供试材料研究产量相关性状的密度效应。试验设计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密度为主区,2...
关键词:玉米 玉米群体 产量 密度效应 
改良S_1选择法对12个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9期123-128,共6页孙峰成 冯勇 付增娟 苏二虎 张来厚 赵瑞霞 刘志雄 石海波 李美娜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20111705)
为了对玉米群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良利用,通过改良S1选择法对12个玉米群体改良一轮后进行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是构成产量的三因素,遗传增益最大的群体为蒙群2,其他依次为蒙群4、蒙群1等7个群体,蒙群3及3个国...
关键词:改良S1选择法 玉米群体 遗传增益 比较分析 
早熟玉米新品种内早2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第11期151-152,共2页冯勇 孙峰成 苏二虎 张来厚 赵瑞霞 刘志雄 石海波 
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引导奖励资金计划项目(20111705)
内早209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MU7-1为母本、M834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新品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 300℃以上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08-2011年相继参加了本所鉴定、产比试验、内蒙古自治区早熟区域试验、...
关键词:早熟玉米 内早209 栽培技术 
12个玉米群体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华北农学报》2013年第5期90-95,共6页孙峰成 冯勇 赵瑞霞 苏二虎 张来厚 刘志雄 石海波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20111705)
为明确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12株叶片混合、每个群体5个混合样本提取DNA的最优取样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及6个对照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筛选出86对SSR适宜引物,共扩增出391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上的等...
关键词:玉米群体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内单408选育及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2013年第9期91-91,共1页冯勇 孙峰成 张来厚 赵瑞霞 苏二虎 刘志雄 石海波 
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引导奖励资金计划项目(20111705)
内单408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MZJ为母本、MZ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800℃以上的地区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隆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关键词:杂交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 活动积温 研究所 科学院 农牧业 内蒙古 
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84
《华北农学报》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孙峰成 冯勇 于卓 赵瑞霞 张来厚 苏二虎 刘志雄 石海波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80404ZD03);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0QNJJN05)
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
关键词:玉米群体 农艺性状 产量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极早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内早101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第8期124-125,共2页冯勇 孙峰成 张来厚 苏二虎 赵瑞霞 刘志雄 石海波 
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引导奖励资金计划项目
内早101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于2004年以自选系M0105为母本,以外引系承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 100℃~2 200℃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0...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 内早101 选育 栽培技术 
内蒙古主推玉米品种部分自交系产量配合力分析及其遗传关系研究被引量:4
《华北农学报》2011年第2期119-123,共5页孙峰成 冯勇 苏二虎 张来厚 赵瑞霞 刘志雄 石海波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80404ZD03)
为了研究内蒙古的玉米育种材料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规律,用5个标准测验种(B73、Mo17、丹340、黄早4和掖478)和内蒙古主推品种的40个自交系为供试材料,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得到200个杂交组合,通过种植鉴定,对F1产量及产量配...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