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伟华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APTT急性期FG抗凝血酶类雌激素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实用医药》《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中国误诊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12例分析被引量:2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25期203-204,共2页王丽 祝伟华 
目的提高HSE(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12例典型HSE患者临床特点,EEG、影像学、脑脊液(CSF)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E患者均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及精...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 
神经功能性疾病1例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6期188-189,共2页王丽 祝伟华 
关键词:神经功能性疾病 
Creutzfeldt-Jakob′s病1例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第16期3994-3995,共2页王丽 祝伟华 文蕾 李辉 夏艳敏 
关键词:纹状体/病理学 脊髓/病删学 朊病毒病/诊断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T、APTT、Fg、AT-Ⅲ含量变化及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第19期69-69,71,共2页王丽 祝伟华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浆PT、APTT、Fg、AT-Ⅲ含量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为进展型和完全型。分别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完全型脑梗死上述各凝血因子指标较正常差异无显著...
关键词:脑梗死 抗凝血酶类 
神经梅毒1例被引量:2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8年第7期77-78,共2页王丽 祝伟华 文蕾 
患者男,45岁,主因头痛、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0d于2007年2月5日入院。于20d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3d后出现头痛,呈跳痛,以后枕部为著。曾在外院诊断为脑供血不足,给予参麦、曲克芦丁(维脑路通)静脉滴注,病情无好转。于1...
关键词:神经梅毒 言语不清 肢体活动 脑供血不足 鼻塞流涕 静脉滴注 维脑路通 曲克芦丁 
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13期156-157,共2页王丽 祝伟华 文蕾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平均62.3岁)和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平均63.35岁)。分别给予灯盏花素30 mg,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共14 d。结果灯盏花素组对降低血...
关键词:灯盏花素 脑梗死 丹参注射液 临床治疗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T、APTT、Fg、AT-Ⅲ含量变化与临床被引量:1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2008年第4期80-81,共2页王丽 祝伟华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给予药物干预。方法将8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为进展型和完全型。分别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 抗凝血酶类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T、APTT、Fg、AT-Ⅲ含量变化与临床研究
《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第6期69-70,共2页王丽 祝伟华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给予药物干预。方法将9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为进展型和完全型。分别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 抗凝血酶类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T、APTT、Fg、AT-Ⅲ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1期80-81,共2页王丽 祝伟华 崔欣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给予药物干预。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治疗,检测...
关键词:脑梗死 抗凝血酶类 急性期 血浆 
脑分水岭梗死合并心衰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第31期76-,共1页王丽 祝伟华 崔欣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死 心衰 临床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