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东宇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发文主题: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并购资产重组金融工具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商业研究》《浙江金融》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后危机时期资本市场泡沫测度与货币政策反应研究被引量:1
《浙江金融》2010年第12期30-32,39,共4页张巧华 王勤 秦东宇 
一、资产泡沫与货币政策关系新论 资产泡沫虽然在破灭时对实体经济有巨大的杀伤力,但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资产泡沫的不断膨胀和破灭不仅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自我调节机制之一,也是资产财富创造的不可或缺环节。一是经济成长阶段,投...
关键词:货币政策 市场泡沫 危机时期 资产泡沫 反应 测度 资本 自我调节机制 
对在基层金融机构推行Shibor的调查和思考被引量:1
《浙江金融》2009年第4期22-23,共2页张巧华 秦东宇 
市场化基准利率的培植与推行,基层金融机构是难点。调查发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运行两年来,辖内金融机构结合工作实际,对Shibor的应用展开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推进内部资金定价机制建设。Shibor在基层的推行取得...
关键词:基层金融机构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基准利率 机制建设 内部资金 因地制宜 市场化 定价 
“破窗理论”与灾后重建——从“破窗效应”看地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被引量:2
《浙江金融》2008年第9期8-9,共2页翁益军 秦东宇 
“破窗理论”主要阐述的是自然灾害等产生的破坏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最早南法围经济学家巴斯夏(Basxiat)于19世纪50年代提出.并由学者黑兹利特在后来加以总结并予以推广。该理论以“需求创造供给”为出发点,认为“破坏(也)可以创...
关键词:“破窗理论” 经济学家 “破窗效应” 灾后重建 19世纪50年代 地震 自然灾害 需求创造 
从金融创新看中美之投资银行被引量:1
《商业研究》2003年第2期110-112,共3页秦东宇 柴彭颐 
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其业务的创新过程。近年来,国际投资银行日益重视金融新产品开发和创新工作,把开发新产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尚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投资银行来说,国际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对我国投资...
关键词:金融创新 投资银行 金融工具 资产管理 资产证券化 中国 美国 
从并购业务看中美之投资银行被引量:6
《商业研究》2002年第22期100-102,共3页柴彭颐 秦东宇 
投资银行是发达证券市场的核心中介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在西方的经济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 ,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投资银行...
关键词:并购 投资银行 资产重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