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栋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双壳目RDNA分类学18S_RDNA黄颡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动物》《动物学杂志》《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楔形两极虫(黏体门,双壳目)的形态学重描述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被引量:3
《四川动物》2016年第3期384-390,共7页李超 索栋 杨承忠 赵元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471980,No.31501845);重庆市科委基金项目(No.cstc2014jcyj A80014);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1400502)
两极虫属Myxidium和楚克拉虫属Zschokklella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形态鉴定界限模糊。为进一步厘清两者的分类学关系,本研究对采自涪江重庆市潼南县江段的楔形两极虫M.cuneiforme Fujita,1924进行了形态学重描述,并对其分子系统学进行了研...
关键词:楔形两极虫 近缘种 18S RDNA 分子系统学 
基于18Sr DNA序列对单尾虫属(粘体门,双壳目)的系统学研究被引量:6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38-42,69,共6页李楠楠 赵元莙 唐发辉 索栋 邱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329);重庆市科技创新建设项目(CSTC;2010CA1010);重庆市教委项目(KJ092701);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11XLB025)联合资助
采用18S rDNA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对采自嘉陵江磁器口江段的黄颡单尾虫Unicauda pelteobagrus Ma,1998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首次给出了黄颡单尾虫的SSU rDNA序列信息.同时基于18SrDNA数据、遗传距离和系统树特征讨论了尾单尾虫Un...
关键词:黄颡单尾虫 尾单尾虫 粘孢子虫 18S RDNA 
黄颡单尾虫(粘体门,双壳目)的重描述及基于28S rDNA和ITS-5.8S序列的系统地位分析被引量:7
《动物分类学报》2011年第1期84-92,共9页董江丽 赵元莙 唐发辉 索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0570221)
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与以28S rDNA和ITS-5.8S序列为基础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对采自嘉陵江重庆市磁器口江段的黄颡单尾虫Unicauda pelteobagrusMa,1998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于28S rDNA数据探讨了黄颡单尾虫以及单尾虫属...
关键词:黄颡单尾虫 分类学 28S RDNA ITS-5.8S RDNA 
尼氏单极虫(粘体门,双壳目)重描述及基于18S rDNA系统地位分析被引量:13
《动物分类学报》2010年第1期90-95,共6页索栋 赵元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221);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STC-2006BA1019)
采用常规细胞学方法与18S rDNA序列比较的方法,对采自于重庆市嘉陵江段的粘孢子虫,尼氏单极虫Thelohanellus nikolskii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此为首次在我国长江流域检获尼氏单极虫。本文在补充了尼氏单极虫中国种群18S rDNA...
关键词:尼氏单极虫 分类学 18S RDNA 
中华球孢虫显微与亚显微观察
《动物学杂志》2009年第4期82-88,共7页李媛 赵元莙 索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570221);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CSTC-2006BA1019)
运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中华球孢虫(Sphaerospora chinensis)的结构与发育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球孢虫呈卵圆形,孢质均匀。极囊和极丝都有透明中间层包围,极丝有粘性且易释放;孢子母细胞边缘有壳瓣形成体,是壳瓣细胞的发育起点,成...
关键词:中华球孢虫 鳃寄生虫 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