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毅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景德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陶瓷瓷壶日用陶瓷笔墨文化国画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陶瓷研究》《艺术科技》《美术教育研究》《艺术品鉴》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辩证视角下的当代日用陶瓷设计思想分析
《艺术品鉴》2018年第14期7-8,共2页胡文毅 魏媛鹤 
对于当代的日用陶瓷设计者来说,不同的设计要求在进行设计时所遵循的设计思想也是不同的。在进行日用陶瓷设计的过程中,很多的设计者都在尝试将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与国外的日用陶瓷设计思想相结合,从而设计出更加优秀的陶瓷作品。本文...
关键词:日用陶瓷 设计 中国哲学 
趣味化设计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文艺家》2018年第10期130-130,共1页胡文毅 魏媛鹤 
陶瓷产品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陶瓷产品功能广泛,从日常实用到艺术鉴赏,陶瓷产品让人们享受美感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生产生活便利。伴随时代的发展,陶瓷产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产品升级是陶瓷产品发展的出路之一,添...
关键词:陶瓷产品 趣味化 设计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探析
《中国文艺家》2018年第9期116-116,共1页胡文毅 魏媛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人为本'理念被提出,崇尚人性,社会的发展与人性相结合,充分衡量人在社会发展生活中的作用。陶瓷作为我国传统为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提出让日用陶瓷产品更具市场竞争...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 日用陶瓷 应用 
多种材料介入的现代陶瓷装饰设计探讨被引量:2
《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第15期53-53,共1页魏媛鹤 胡文毅 
艺术具有与众不同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墨守成规只会导致艺术发展的脚步停滞不前。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由于多种材料的介入,选材方向更为宽泛,但这也更加考验艺术家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该文探讨多种材料介入的现代陶瓷装饰设计。
关键词:陶瓷 材料 表现形式 
民间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4
《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第14期58-58,共1页魏媛鹤 胡文毅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文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现代陶瓷设计融合了自然文明、社会文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该文分析民间艺术的概念,探讨民间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设计中的价值与应用措施。
关键词:民间艺术 现代陶瓷装饰设计 应用研究 
平面设计的构成艺术规律分析被引量:1
《艺术品鉴》2018年第4X期189-190,共2页魏媛鹤 胡文毅 
对于平面设计来说,艺术的构成规律能够对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平面设计工作者想要对平面设计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运用,首先就需要对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艺术规律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构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基...
关键词:平面设计 构成艺术 规律 
浅析青花瓷艺术的创新被引量:1
《陶瓷研究》2017年第S4期124-126,共3页胡文毅 吕云飞 
20世纪40年代,人们还不太认识青花的面貌。也不能准确追索青花瓷的年代,在70年代以前,尚未发现新的考古资料,因此对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成熟的掌握釉下用钴料着色的工艺尚未充分认识。元青花享誉全球这是被世人公认的,但青花瓷未必就起源...
关键词:青花 传承 创新 
传统柴烧与现代柴烧陶瓷艺术审美比较研究被引量:1
《陶瓷研究》2017年第S4期59-62,共4页吕云飞 胡文毅 
中国传统柴烧经历了由原始向高级发展的历史演变,现代柴烧则源于西方现代陶艺并传入我国,二者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在审美工艺与艺术形式及审美内蕴方面既具有共同特性,又具有显著区别。
关键词:传统柴烧 现代柴烧 审美共性 审美差异 
论陶瓷绘画中人物题材的拓展与创新
《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37-37,共1页胡文毅 
陶瓷约产生于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延绵至今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陶瓷工艺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他们将生活中的人和故事描绘在陶瓷上,陶瓷绘画题材在上万年的发展中从最早的纹路到花鸟鱼虫,再到人物和以人物为主体的故事题材,得...
关键词:陶瓷绘画 人物题材 拓展 创新 
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被引量:16
《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12-12,共1页陆璇 胡文毅 
国画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笔墨是国画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文章分析了笔墨文化的元素特征以及审美价值,论述了国画创作中的用笔与用墨、笔墨文化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笔墨的审美价值在国画中的应用...
关键词:笔墨文化 国画 中国文化 技巧 审美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