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忠杰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主题:金属间化合物室温塑性TIAL金属间化合物基TIAL基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物理测试》《特殊钢》《金属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TiAl基合金组织对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金属学报》1993年第8期A365-A370,共6页蒲忠杰 石建东 邹敦叙 仲增墉 
本文研究了典型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组织与室温拉伸性能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合金经γ+α双相区处理并控制冷却速度,可获得细小的层片状晶粒和等轴γ晶粒组成的复相组织,此组织室温塑性最佳对显微组织的分析...
关键词:钛基合金 热处理 拉伸试验 
引入无序β相以改善TiAl(γ)基合金室温塑性
《材料工程》1992年第S1期30-31,共2页石建东 蒲忠杰 仲增墉 邹敦叙 
一、序言 TiAl基合金由于其高比强度和高抗氧化性而日益成为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航空用材料。但是,由于其室温下的塑性很低,因而严重地阻碍了它的应用。近来,通过添加小剂量合金元素如钒、铬、锰、铌、钽和钼等以合金化手段改善TiAl合金室...
关键词:TIAL 室温塑性 Β相 Γ相 等温截面 高比强度 三元系 金属银 稳定元素 抗氧化性 
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间的依存关系
《材料工程》1992年第S1期38-39,66,共3页蒲忠杰 石建东 邹敦叙 仲增墉 
前言 TiAl基合金优异的高温比强度和比刚度,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被认为是理想的轻量型航空航天用高温材料;但其严重的室温脆性阻碍了它的直接应用,如何提高此合金的室温塑性,是该合金走向实用化的关键。近年来研究表明,TiAl基合金可通过...
关键词:TIAL 显微组织 室温塑性 拉伸性能 定量金相技术 力学性能试验 等温锻造 均匀化退火 微观组织 拉伸试样 
分形几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物理测试》1990年第3期62-65,共4页蒲忠杰 邹敦叙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研究对象,它们都具有标度不变的性质。所谓标度不变是指当我们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照相机拍摄这个研究对象时,不管放大倍数如何改变,我们看到的照片都是相似的(从统计意义上讲),而且从相片上也无法判断所用相机的倍数。研...
关键词:材料 金属 分形 几何 科学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塑性变形行为被引量:2
《科学通报》1990年第6期469-471,共3页蒲忠杰 祝东 朱静 蔡其巩 邹敦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Kawabta等首次发现,Ti_(43)Al_(57)单晶化合物的强度,在某一温度以下表现出随温度上升而提高的反常效应(以下称为R效应)。而Lipisitt和Huang的研究工作指出,多晶TiAl(46—60at%Al)化合物,屈服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TiAl化合物 塑性变形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与改善途径被引量:2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第3期9-16,共8页蒲忠杰 蔡其巩 
本文综述了金属间化合物的诸类脆化原因和塑化的途径。着重评述近年来已成功应用于金属间化合物的各种塑化途径。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脆性 
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材料的开发与研究
《特殊钢》1989年第3期19-24,共6页蒲忠杰 邹敦叙 
本文系统介绍了金属间化合物的强度,塑性、蠕变、抗氧化等力学性能特性,综合评述了Ti—Al系、Ll_2型、B_2型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开发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高温材料 高温抗氧化 力学性能 表面氧化物 韧脆转变温度 高温蠕变性能 硬化速率 氧化温度 陶瓷基 
TiAl-V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变形行为被引量:2
《金属学报》1989年第5期B363-B365,共3页蒲忠杰 蔡其巩 朱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双剪切方法,研究了钒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发现钒能显著提高TiAl化合物低温塑性、降低韧脆转变温度,加钒的TiAl化合物的强度在700℃以下随温度提高而提高。
关键词:TIAL 金属间化合物 高温 变形 塑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