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炳

作品数:33被引量:27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近地层地基GPS青藏高原东部可降水量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气象学报》《大气科学》《气象科技合作动态》《沙漠与绿洲气象》更多>>
所获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项目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区域重大科研业务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宝光自动观测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年第3期145-150,共6页张加春 石金伟 赵兴炳 吴伟斌 
2020年福建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研究项目(FJKX-A2042)。
宝光是重要的旅游气象资源,但由于自动观测技术匮乏、人工观测困难和漏测等问题,使得宝光观测数据缺乏,资源评价几乎空白。本文根据“太阳光线—人眼或摄像头视线—宝光成像云雾区三点必须呈一线分布”的观测原理,研发了一种基于摄像头...
关键词:宝光 气象景观 摄像头 深度学习 自动观测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近地层气候要素特征分析被引量:1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3年第2期81-90,共10页李英 卢萍 赵兴炳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SCQXKJYJXMS20221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2019QZKK0105)。
利用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建立的5个边界层站(湄潭、巴中、什邡、曲麻莱、狮泉河)2019年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近地层大气要素变化和陆—气能量交换特征及异同点,探讨其原因。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
关键词:青藏高原 近地层 日变化 梯度 湍流输送 
一种基于气温日极小值的观测环境影响判别与评估方法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年第1期128-134,共7页贺南 赵兴炳 夏昕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2YFS054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BROP02207)。
在人口稠密地区维持气象观测环境稳定十分困难,长序列气温数据中混杂着大量由探测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误差,影响了观测数据的应用价值,探索在数据采集和使用环节消减这类误差的方法十分必要。本文立足于观测站实际情况,研发了一种从最低...
关键词:最低气温 环境误差识别 环境误差评估 
西南地区东部大官山山地降水梯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2年第2期18-24,共7页何泽能 王顺久 陈志军 赵兴炳 杜钦 高阳华 兰永轩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cstc2019jscx-tjsbX00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7200);重庆市气象部门业务技术攻关项目(YWJSGG-202105)。
基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西南地区东部大官山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9~2020年,大官山降水量总体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多年平均梯度变化率为1.32%/100 m,最大降水高度在海拔1900 m左右。各季降水梯度...
关键词:大官山 山地降水 梯度变化 特征分析 
西南地区东部大官山温湿梯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2年第1期18-23,共6页陈志军 李跃清 杜钦 何泽能 赵兴炳 高阳华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cstc2019jscx-tjsbX00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7200)。
采用西南地区巫溪大官山同一坡面10个不同海拔高度梯度观测站2019~2020年逐小时温湿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温、气温直减率、日较差和相对湿度的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2000 m以上区域秋、冬季常出现逆...
关键词:气温 日较差 相对湿度 立体气候 大官山 
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研究被引量:4
《高原气象》2021年第4期711-723,共13页赵兴炳 刘长炜 童兵 李煜斌 王琳琳 马耀明 高志球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2)。
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高原西部因自然环境恶劣、近地层观测实验缺乏而难以精确确定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等参数,陆面过程模型通常只能采用模型默认参数,给该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也降...
关键词:青藏高原 狮泉河 地表粗糙度 土壤热参数 
云贵高原草地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特征被引量:9
《草业学报》2020年第4期184-191,共8页孙思思 吴战平 肖启涛 于飞 古书鸿 方荻 李浪 赵兴炳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9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1093);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科研项目资助。
草地是云贵高原的重要植被类型,与其他地区研究相比,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CO 2交换过程和驱动机理的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对云贵高原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的连续高频数据(2017年10月-2018年8月),分析了该生态系统CO 2通量的时间...
关键词:云贵高原 草地生态系统 CO 2通量 环境因子 
TWP3风廓线雷达发射机典型故障诊断流程被引量:3
《气象科技》2019年第6期905-911,共7页吴维 吴艳锋 段士军 陈浩君 赵兴炳 胡江凤 王亚东 
在TWP3风廓线雷达各种故障中,发射机故障率高居榜首。基于TWP3风廓线雷达发射机工作原理和关键点信号特性,结合故障统计数据,将发射机常见故障归纳为6类典型故障。通过分析典型故障,研究出一套故障诊断流程,并结合3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 发射机 关键点信号 典型故障 诊断流程 
赴芬兰维萨拉公司进行工厂验收测试(FAT)和培训总结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16年第B08期19-22,共4页李跃清 赵兴炳 
1概况 依据2013HYS-040FIN-1合同约定,应芬兰气象测量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维萨拉)邀请,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下称高原所)李跃清研究员、赵兴炳高级工程师于2016年1月1927日前往维萨拉所在地芬兰赫尔辛基,与维萨拉相关业...
关键词:芬兰维萨拉公司 验收测试 工厂 培训 高原气象 合同约定 中国气象局 高级工程师 
利用探空资料估算青藏高原及下游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被引量:25
《暴雨灾害》2014年第3期217-227,共11页徐桂荣 崔春光 周志敏 张兵 李跃清 赵兴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5016;41375057)
利用三个时段的探空加密试验资料,分别采用气块法和Richardson数法来估算青藏高原及下游地区的对流边界层和稳定边界层的高度特征。结果显示:(1)高原中部对流边界层结构的出现概率高于高原东侧及下游地区,而四川盆地稳定边界层结构的出...
关键词:青藏高原 大气边界层 对流边界层 稳定边界层 探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