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博文

作品数:18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数值模拟旋风炉循环流化床炉内再燃烧更多>>
发文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热力发电》《锅炉技术》《电站辅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然气再燃烧还原炉内NO_x的扩散机制分析被引量: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1249-1252,共4页沈毅敏 还博文 何磊 
分析了炉内天然气再燃烧还原 NOx 技术的扩散机制 ,为检验该技术在工程上的可行性 ,运用快速反应模型 ,采用 SIMPLEC算法模拟了发生在一简化煤粉炉炉膛还原区段中的天然气再燃烧还原烟气中的 NOx 反应和流动过程 .数值结果表明 ,单从扩...
关键词:天然气 再燃烧技术 扩散机制 数值模拟 
炉内再燃烧还原NO_x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动力工程》2000年第1期515-518,共4页沈毅敏 还博文 何磊 
应用快速反应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发生在1 个简化煤粉炉炉膛还原区段中的天然气再燃烧还原烟气中的NOx 反应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得到温度场和NO 的浓度场,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煤粉炉 炉膛 再燃烧 还原 氮氧化合物 
强旋湍流气固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数值模拟被引量:2
《动力工程》1998年第3期43-48,共6页还博文 王振宇 
该文给出一种用于强旋流的气固两相湍流模型,采用双流体模型及相应的数值解法,求解旋风炉燃烧室内气固两相流动及煤粉燃烧。模拟结果表明:前置室内湍流空气动力场分布具有强旋、中心回流和各向异性湍流的特点。
关键词:强旋湍流 气固两相流动 煤粉 燃烧 数值模拟 
κ-ε-κ_ρ模型的C_μ修正及三维强旋气相流场预报
《热力发电》1998年第5期4-7,共4页杨海 还博文 张小斐 
采用直旋流修正的气相湍流κ-ε-κ_ρ-模型,对旋风炉炉内有旋流、回流的气 相湍流流场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给出了气相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对c_μ修正与未修正 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预报结果是合理的,揭示了旋风炉炉内的气相...
关键词:强旋湍流 数值模拟 湍流 旋风炉锅炉 
旋风炉附烧处理后解毒铬渣的安定性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73-80,共8页还博文 张剑霞 蓝嗣国 
着重阐明了铬渣经旋风炉附烧及炉外水淬处理后生成的玻璃体粒化解毒渣的安定性问题.通过对解毒渣的物相结构、浸溶性和高温稳定性等试验分析,最终判明解毒渣在≤500℃条件下没有反玻璃化倾向,在自然环境中储放和用作建材,都是安...
关键词:废风炉 附烧铬渣 解毒渣 安定性 废物处理 
350MW机组锅炉水平烟道烟温偏差调整试验
《锅炉技术》1997年第5期5-7,32,共4页王恩禄 陈开潮 还博文 宋建彪 顾立群 黄克勤 
本文分析了四角切圆燃烧水平烟道烟温偏差的成因,针对宝钢自备电厂2号锅炉三再超温爆管现象,通过燃烧调整,使二再、三再出口烟温偏差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水平烟道热力不均匀性,使再热器恢复汽温运行成为可能。
关键词:烟温偏差 爆管 调整 电站锅炉 烟道 水平烟道 
强旋湍流气相燃烧数值模拟被引量: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第9期40-44,共5页王振宇 还博文 孙靖瑜 张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对液排渣立式旋风炉前置室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前置室内三维气相燃烧流场的数学模型,计算采用SIMPLE算法,其中湍流计算采用有旋流修正的k-ε模型,气相燃烧采用EBU-Arrhenius模型.计算结果证明,该模...
关键词:湍流 数值模拟 燃烧 强旋湍流 气相燃烧 
350MW机组锅炉炉内结焦原因分析被引量:7
《动力工程》1996年第3期6-12,共7页王恩禄 还博文 陈开潮 周建伟 黄志坚 顾立群 黄克勤 
通过宝钢自备电厂2号锅炉燃用煤质分析和煤粉管内冷、热态试验以及炉内温度和水平烟道两侧烟温的测量,发现了导致2号锅炉内燃烧器区域及上方附近水冷壁严重结焦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结焦 发电厂 电站锅炉 
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流率的测量被引量:2
《化工冶金》1995年第3期257-262,共6页刘景源 还博文 苏远平 
本文就作者自行研制的颗粒叶轮流量计用于测量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流率进行了研究.证明将叶轮颗粒流量计装入循环床的下料管密相段内,可准确地测量物料循环流率.与此同时,也与色点示综法和压差法等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叶轮法是...
关键词:颗粒叶轮流量计 循环流化床 循环流率 叶轮法 
循环床非流化下料管内竖管传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动力工程》1995年第4期27-31,共5页刘景源 张虹 还博文 田子平 王博 潘刚 
对循环流化床下料管内竖管的局部和整体传热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之间的导热热阻是影响该类传热的主要原因。还讨论了其它影响传热的因素如物料比热容,颗粒尺寸,空隙率等。其平均传热系数在140~200W/m2·K之间...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传热 颗粒 流动 流化床锅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