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昌琳

作品数:8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苦瓜选育苦瓜新品种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科技通讯》《中国农学通报》《台湾农业探索》《福建农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苦瓜新品种“如玉33号”的选育被引量:7
《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第10期1004-1006,共3页林永胜 张伟光 张玉灿 陈阳 李祖亮 潘仰星 黄贤贵 邓昌琳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NZ0003-4)
苦瓜新品种“如玉33号”是以高代自交系“10A-1-2”为母本,高代自交系“2A-3-8”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早中熟杂种。结合田间试验与室内鉴定,该杂交苦瓜品种长势旺,较抗枯萎病和白粉病,瓜皮绿色有光泽,纵瘤间圆瘤,瓜长32~38 c...
关键词:苦瓜 杂交一代 如玉33号 品种选育 
新翠苦瓜品种选育与栽培要点被引量:5
《农业科技通讯》2012年第2期156-158,共3页张玉灿 李祖亮 张伟光 邓昌琳 韩立芬 潘仰星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编号2008N0019)
新翠苦瓜是以高代自交系10A-1.2为母本、高代自交系9208A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该品种属早熟杂交一代新品种,第一雌花节位9~13节,果实平蒂棒状,长28~34 cm,横径6~7 cm,肉厚1.1 cm左右,适收商品果重350~450 g,皮淡绿色,有光泽,尖瘤,...
关键词:新翠苦瓜 选育 栽培要点 
苦瓜种子发芽相关技术研究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7期181-185,共5页张武君 张玉灿 邓昌琳 韩立芬 林楠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苦瓜资源的创新利用与杂交一代新品种选育"(2008N0019)
从苦瓜种子贮藏、吸水率、浸种温度及时间、催芽温度等方面进行试验,并结合多年在苦瓜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子质量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苦瓜种子发芽的相关技术进行总结,解决生产上苦瓜种子发芽的一些关键技术。
关键词:苦瓜种子 贮藏 温度 吸水率 发芽率 
苦瓜嫁接试验研究被引量:7
《福建农业科技》2010年第2期24-26,共3页邱乐忠 张雄 席常辉 张玉灿 李祖亮 邓昌琳 
福建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闽农综办[2008]34号)
以肉丝瓜、杂交一代大白籽南瓜和芋葫为砧木品种对新翠、如玉5号和闽研3号苦瓜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以肉丝瓜为砧木嫁接新翠苦瓜,成活率最高、抗枯萎病、增产显著、果实商品性好、品质优良。
关键词:苦瓜 嫁接 试验 
瓜实蝇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被引量:2
《福建农业科技》2009年第4期73-74,共2页李祖亮 张武君 张玉灿 邓昌琳 魏雪新 陈建华 
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项目(2008S0004)
关键词:瓜实蝇 防治方法 危害 瓜果类蔬菜 夏秋栽培 芳香物质 福建省 番石榴 
强抗根肿病的大白菜良种大丰1号栽培技术被引量:1
《福建农业科技》2005年第2期30-30,共1页潘仰星 邓昌琳 吴晓华 王金勋 
关键词:根肿病 大白菜 抗病性 大丰1号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台湾瓜类引种试验初报
《台湾农业探索》2001年第4期37-38,共2页王金勋 周延清 潘仰星 邓昌琳 
关键词:瓜类 引种 试验 瓜类品种 
福建田埂豆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1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6年第2期12-15,共4页罗英 邓昌琳 
对265份田埂豆地方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及通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福建省田埂豆地方品种各性状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尤以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最大;茎粗的遗传率最高,结荚高度...
关键词:田埂豆品种 农艺性状 大豆 品种 遗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