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利军

作品数:13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若干问题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矿山生产安全生产安全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律师世界》《人民司法》《人民检察》《法律适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解读被引量:12
《人民检察》2007年第07X期45-49,共5页陈国庆 韩耀元 邱利军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帮助广大司法工作人员正确理解和适用《意见》,现对《意见》作一解读。
关键词:法律若干问题 刑事案件 解读 受贿 最高人民检察院 《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工作人员 
《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读被引量:5
《人民检察》2007年第05X期58-60,共3页韩耀元 邱利军 
2006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1次会议、2007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委员会第7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07年5...
关键词:法律若干问题 刑事案件 机动车 盗窃 抢劫 诈骗 解读 应用 
《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读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07年第04X期73-77,共5页韩耀元 邱利军 
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六)》),对刑法有关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条款作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为司法机关及时有效惩治此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
关键词:法律若干问题 生产安全 刑事案件 矿山 危害 解读 应用 违法犯罪行为 
《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司法》2007年第04S期18-24,共7页逄锦温 邱利军 
2007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9次会议、2007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72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关键词:法律若干问题 生产安全 刑事案件 矿山 危害 应用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2
《法律适用》2007年第4期33-37,共5页逄锦温 邱利军 
2007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9次会议、2007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7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关键词:法律若干问题 生产安全 刑事案件 矿山 危害 应用 最高人民检察院 《解释》 
旅客列车上几种特殊类型抢劫案的认定被引量:1
《人民检察》1999年第10期22-24,共3页廖慧兰 邱利军 
关键词:旅客列车 抢劫罪 强迫交易罪 公共交通工具 《解释》 特殊类型 特殊场所 转化行为 抢劫案 行为人 
从若干疑难案例谈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被引量:3
《人民检察》1998年第11期25-29,共5页廖慧兰 潘伯华 邱利军 
修订后的刑法(下称新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该条基本上保留了1979年刑法(下称原刑...
关键词: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 新刑法 共同犯罪 被害人 抢劫犯罪 正当防卫 司法解释 实施暴力 抢夺罪 
帮助他人窝赃、拒捕是否构成犯罪
《人民检察》1998年第12期33-34,共2页潘伯华 邱利军 廖慧兰 
一、案情简介夏某、张某某、龚某某均系某地扒手,相互认识了解,但从未共同扒窃作案过。一天上午,夏某、张某某、龚某某在汽车站偶然碰见后,相邀上了一辆中巴,三人分坐不同座位。夏某趁乘客李某某打瞌睡之机,从其上衣口袋内扒走现...
关键词:共同犯罪 抢劫罪 抢劫犯罪 帮助他人 转化型抢劫 个人行为 被害人 盗窃犯罪 实施暴力 适用刑法 
误盗枪支弹药如何定性
《人民检察》1997年第1期42-42,共1页邱利军 廖慧兰 
关键词:枪支弹药 私藏枪支 非法占有 弹药罪 拒不交出 行为人 铁路运输检察院 “五四”手枪 概括的故意 湖南省 
为自吸而购买毒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人民检察》1996年第7期31-31,共1页邱利军 廖慧兰 
为自吸而购买毒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邱利军,廖慧兰被告人王某系甲地一吸毒者,听说乙地毒品便宜,便邀被告人童某帮忙牵线购买毒品。童某答应后,王某便携带5oo0元现金与童某来到乙地。童某用王某的5000元从一贩毒者手中购得海...
关键词:被告人 非法持有 毒品犯罪 运输毒品罪 吸毒者 自吸 代购毒品 构成犯罪 铁路运输检察院 人的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