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君

作品数:43被引量:8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历史观人学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学习与探索》《学术研究》《学海》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世界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发展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21-27,共7页郭艳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研究”(19BZX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世界历史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研究”(23BKS085)。
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是世界历史时代的理论表达,其传播和发展始终是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所开创的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外部社会历史条件,那么,对资本主义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世界历史 批判资本主义 
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沿袭与蜕变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6期20-23,共4页王忠凯 郭艳君 
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的经济学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回顾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思想,这本身蕴含着一个演变的过程,从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视角下对经济学的剖析,再到成熟时期转向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建立,再到最终《资本论》时期经济学...
关键词:古典政治经济学 历史唯物主义 斯密 李嘉图 
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下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79-87,共9页郭艳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研究”(项目号:19BZX024);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的人类文明类型的历史性探索”(项目号:18KSB058)的阶段性成果
世界历史思想既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成果,同时也构成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总体的理论视域。正是通过分析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及其后果,马克思既肯定了资产阶级应承担的世界历史使命,同时也展开了...
关键词: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批判 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 
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重路径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24-29,共6页郭艳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研究”(19BZS024);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类文明类型的历史性探索”(18KSB0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因而,深刻理解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需要遵循理论路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为起点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被引量:2
《求是学刊》2020年第6期25-32,共8页郭艳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研究”(19BZX024);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的人类文明类型的历史性探索”(18KSB05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既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起点,也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正是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促使马克思去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对黑格尔哲学...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物质利益 自由理性 市民社会 
马克思对思辨形而上学的批判——兼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思想关系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20年第10期5-12,191,共9页郭艳君 李作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研究”(19BZX024);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的人类文明类型的历史性探索”(18KSB058)。
对思辨形而上学的批判作为马克思三大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以费尔巴哈的感性原则为中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庭》中完成了对思辨形而上学的批判,同时也完成了对费尔巴哈...
关键词:思辨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感觉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的历史定位及其反思被引量: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2期28-34,219,共8页郭艳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ZX024);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KSB058)。
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还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中,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来看,教科书体系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社会基本矛盾转换的内在机制及重要意义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8年第10期77-81,共5页郭艳君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及社会形态转变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之间并不仅仅是对立的,而且是内在统一的整体。社会基本矛盾的转换不仅取决于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而且取...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 内在机制 新的社会形态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
《理论探讨》2018年第4期67-72,共6页郭艳君 隽鸿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为社会历史批判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4BKS034);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15JDSZK013)阶段性成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种基础性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揭示人的对象性实践本质及人之存在的历史性,阐明了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根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对黑格尔辩...
关键词:《手稿》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 
论社会基本矛盾转换的内在机制及重要意义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2期13-20,共8页郭艳君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及社会形态转变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之间并不仅仅是对立的,而且是内在地统一的整体。社会基本矛盾的转换不仅取决于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而且...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 内在机制 新的社会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