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祥

作品数:62被引量:39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甘蓝型油菜油菜隐性核不育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白菜型油菜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分子植物育种》《湖北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苯磺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24期5-8,共4页吴新杰 荣松柏 江莹芬 费维新 初明光 李强生 梅新全 陈凤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0100604)。
化学诱导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经。苯磺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杂交剂。对苯磺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机理以及技术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技术进行展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 化学杂交剂 苯磺隆 
甘蓝型油菜角果特异白化种质的遗传和生理特性被引量: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年第1期113-120,共8页江莹芬 吴新杰 费维新 李强生 荣松柏 初明光 陈凤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202-16、2018YFD010060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8020001-005).
本研究对在甘蓝型油菜中发现的一种新型角果特异白化种质的形态特征、遗传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质具经济器官特异性白化的特点,即营养器官正常,生殖生长阶段所有的经济器官如花蕾、花、角果、种子均表现为白化突变。白化...
关键词:油菜 角果特异白化 叶绿素 叶绿体 光合作用 
甘蓝型油菜品种对农田土壤重金属镉与铜的富集差异研究被引量:11
《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0期74-78,共5页费维新 荣松柏 初明光 段劲生 江莹芬 吴新杰 李强生 陈凤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20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16A020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18C0204);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安徽省产业技术体系(AHCYJSTX-0410)
[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品种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镉与铜污染修复能力的差异。[方法]选用10个在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油菜品种在重金属镉、铜污染区与非污染区种植,研究不同品种在两种不同背景土壤下生长期与植株部位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镉与铜...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富集能力 
油菜种植修复重金属镉等污染土壤研究进展被引量:13
《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第35期19-22,93,共5页费维新 荣松柏 初明光 江莹芬 吴新杰 李强生 陈凤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20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16A0205);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18C0204);安徽省产业技术体系(AHCYJSTX-0410)
重金属污染农田目前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严重问题,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元素超累积吸附作用修复污染土壤是一种绿色、经济有效的方法。该研究主要从镉等重金属对油菜种子发芽与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油菜植株内的迁移分布、重金属超积累油菜...
关键词:油菜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作物杂志》2018年第2期11-16,共6页江莹芬 吴新杰 费维新 陈凤祥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种子工程项目(16D0203)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并育成了一批核不育杂交种。为了促进核不育研究的深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对双隐性核不育和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2种类型的核不...
关键词:油菜 杂种优势利用 细胞核雄性不育 双隐性核不育 隐性上位核不育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被引量: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年第6期737-741,共5页吴新杰 陈凤祥 胡宝成 李强生 江莹芬 荣松柏 黄晓荣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508085JGD09);安徽省农科院学科建设(14A0204);国家重点科研计划(JFYS2016ZY03002156)
已有研究表明经一定高温处理后,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9012A系统中纯合型不育株稳定彻底,而杂合型不育株发生育性转换,并具有一定的自交结实性。利用这一特性,本研究提出了纯合两用系9012AB的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以9012AB中...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临保系 纯合两用系 
高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年第4期534-538,共5页吴新杰 陈凤祥 胡宝成 李强生 江莹芬 荣松柏 黄晓荣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508085JGD09);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14A0204);国家重点科研计划(JFYS2016ZY03002156)
为深入了解生产中出现的微粉现象,研究了人工高温和分期播种情况下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型不育系9012A和杂合型不育系12-204A的不育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类型不育系在一定高温胁迫下,均出现育性转换现象,但对高温的敏感性...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高温胁迫 育性 自交结实性 
冬油菜适当迟播有效减轻油菜根肿病被引量:2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年第4期502-507,共6页费维新 王淑芬 李强生 吴晓芸 陈凤祥 侯树敏 荣松柏 郝仲萍 高智谋 胡宝成 
国家现代油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13);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0BAD01B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2016YFD010020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16A0205)
为利用栽培措施防控油菜根肿病,采用感病品种核优56,设计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冬油菜根肿病发生和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的品种病株率与病情指数差异显著,其中早播D1(9月24)至D5(10月14日)期间的油菜根肿病发病重...
关键词:油菜 根肿病 播期 病情指数 产量 
油菜黑胫病对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9
《作物杂志》2015年第6期159-161,F0003,共4页荣松柏 胡宝成 陈凤祥 吴新杰 侯树敏 费维新 李强生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治与监控科学家岗位(CARS-13);院长青年创新基金(15B0227)
通过人工接种和大田自然发病调查两种方法,探讨了油菜黑胫病不同病害级别对油菜单株产量及农艺性状株高、分枝数、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级别间病株产量差异显著,产量损失随病害侵染程度的增加而加重,当病害...
关键词:油菜 黑胫病 危害级别 产量 农艺性状 
利用SSR标记进行杂交油菜品种鉴定被引量:9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年第6期728-734,共7页张冰清 陆徐忠 吴新杰 李莉 陈凤祥 马琳 张小娟 倪金龙 汪秀峰 秦瑞英 杨剑波 
农业行业标准研制计划(农财发[2009]105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7B01)
利用分布于油菜连锁群上的33对SSR核心引物,对12个育种品系和市场上的杂交油菜品种进行鉴定,探讨取样方案、检测方法和位点判读,将样品间SSR位点类型分为相同位点、疑似相同位点和差异位点3类。分析位点类型发现,12个油菜品种/系间的差...
关键词:杂交油菜 品种鉴定 SSR分析 位点类型 阈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