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红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六朝文化转向诗学品格创作心态藩镇割据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六朝吴郡陆氏家族的文化转向与诗学品格被引量: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5-62,共8页曹旭 陈家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11BZW01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成果(10YJA751006);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培育项目成果(B901311003110)
吴郡陆氏家族在转向文化家族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念原则让位于现实原则的反复与由雄强尚武转向于儒雅崇文的艰难。这里,家族门风与地域学术共同的保守之中有灵动、质实之中兼繁复的文化品格,在南北文化合流的生成作用下,熔铸成了陆机"诗...
关键词:六朝 吴郡陆氏家族 文化转向 诗学品格 南北文化合流 
论晚唐五代士人之“情隐”观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7-42,共6页陈家红 曹旭 姜蕴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W0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A751006);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项目(S30403);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培育项目(B901311003110)
古代士人在处理"仕"、"隐"矛盾时,无法摆脱悬置头顶的"庙堂"观念。晚唐五代士人的"情隐"观将具有某种叛经离道色彩的"情"引入其隐逸价值体系之中,从而打破了隐逸思维"独善"、"兼济"的政治魔咒。这种"情隐"观由晚唐杜牧开启,李商隐、温...
关键词:晚唐五代 士人群体 “情隐”观 
简析张崟的创作心态及其诗歌旨趣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88-89,共2页陈家红 
乾嘉之际,镇江地区出现了一个诗画兼擅的文人群体——京江画派,其代表人物是丹徒张崟。时代政治的束缚和地域隐逸文化风尚的双重作用,使得张崟形成一种逃世的心态:隐迹田园,回避现实矛盾,诗画自娱。这种心态又直接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
关键词:张崟 逃世心态 闲适情调 
韩愈贬潮后思想转变之辨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32-34,共3页陈家红 
韩愈被贬潮州后,其思想是否发生转变,众说纷纭。我们从韩愈的诗文及其行动中可以看到他围绕着政治功利这一根本目的,在攘斥异端与反对藩镇割据两个重大问题上的反应。对这两个重大问题的梳理与辨析,可以客观地评定韩氏贬潮后思想是否发...
关键词:韩愈 贬潮 攘斥佛老 藩镇割据 政治功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