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多维度审视民俗文化民间美术年画休闲性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工商大学学报》《中国科技信息》《江西社会科学》《中国陶瓷工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器的空间与维度——关于紫砂艺术的思考被引量:1
《中国陶瓷工业》2023年第4期51-55,共5页陈昊 
紫砂艺术在明代中晚期的生发,成就了一段社会各阶层参与的紫砂文化。本文着力于以紫砂材料为载体而产生的各类紫砂器物间相互关联而产生的有趣文化现象。其生发于民间,后又走向宫廷,并与其他工艺发生横向联系,形成了迥异的风格,相互影...
关键词:紫砂艺术 文人紫砂 宫廷紫砂 全形拓 
耐旱庭院景观植物协调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科技信息》2019年第23期54-57,共4页陈昊 
干旱地区虽然环境恶劣,植被稀少,但是该地区人们同样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于自然。其中植物景观作为重要的环境组成部分,对于环境的舒适性,休闲性,观赏性等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了解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植物特性等环境构成...
关键词:可持续性发展 植物特性 庭院景观 协调性分析 植物与环境 植物景观 设计要素 休闲性 
转变期青花瓷艺术空前繁荣的原因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59-62,共4页陈昊 
明末清初〔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至康熙二十年(1681)〕的青花瓷艺术没有因御窑停烧和战乱而衰败,相反,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展现了独特的时代特征和风貌。陶瓷学界称这个时期为中国瓷器发展的转变期。由于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
关键词:转变期 青花瓷 创新 原因 
以文述理,以图证史,格物致知——陶瓷艺术与鉴赏选修课教学方法初探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陈昊 
陶瓷艺术与鉴赏选修课是我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门选修课,根据其学科特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把该课程分为以文述理,以图证史,格物致知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穿插、渗透和融合,形成文、图、物互证的有机整体,提升了课...
关键词:以文述理 以图证史 格物致知 
中华民族写意陶塑传统的回归与发扬
《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229-232,共4页陈昊 
在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上,陶塑是最纯正、最本土的艺术。写意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特质与灵魂,受其影响,中国古代写意陶塑以其大胆写意、雄浑朴拙、率真天然、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陶塑家们把本...
关键词:写意陶塑 写意 中国雕塑 陶塑 
审美教育:干部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探求》2009年第6期74-77,共4页陈昊 
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素质应成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干部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健康的审美意识,其核心是陶冶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其归宿和落脚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美的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干部 审美教育 必要性 
对年画的多维度审视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212-215,共4页陈昊 
年画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多元文化的融合物,是传承久远的历史积淀,集汉民族传统价值追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审美情趣于一身。年画古朴清新,几乎不受外来文化干扰,...
关键词:年画 民俗文化 民间美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