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滨

作品数:19被引量:16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壤侵蚀区侵蚀红壤植被恢复离子型稀土南方红壤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土壤学报》《生态学报》《稀土》《亚热带水土保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降雨淋溶下稀土矿废弃地土壤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
《稀土》2021年第4期17-26,共10页陈海滨 陈志彪 陈志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905);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20N5007);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200292);闽南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JG201926)。
以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未开采区为对照,模拟降雨条件下矿区废弃地不同坡位表层土壤渗滤液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探讨采矿后土壤中溶解态稀土元素分异。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在淋溶过程中,渗滤液中稀土含量基本呈现相...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 溶解态 土柱淋溶 元素配分 
南方红壤侵蚀区长汀县不同生态恢复年限下芒萁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被引量:2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年第6期948-957,共10页邓超 陈志彪 陈海滨 陈志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905);福建省社会发展引导性(重点)项目(2016Y0024);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T180292)~~
芒萁是南方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重要的地带性草本植物,对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监测其叶绿素含量能有效诊断生长健康状况。本文以福建省长汀县朱溪流域6个不同生态恢复年限下的芒萁叶片高光谱反射数据以及实测叶绿素含量为数据源,借...
关键词:南方红壤侵蚀区 生态恢复 芒萁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指数 估算模型 长汀县朱溪流域 
中亚热带植被恢复过程中崩岗土壤性质分异特征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9年第6期2180-2190,共11页区晓琳 陈志彪 陈志强 姜超 梁美霞 陈海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905);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6Y0024);泉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18Z025)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山区坡面沟道侵蚀后期发育而成的侵蚀地貌,探讨崩岗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部位土壤性质分异特征,对揭示强度侵蚀环境下土壤环境效应以及指导崩岗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闽西南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
关键词:崩岗 土壤性质 养分含量 植被恢复 空间分异 
亚热带侵蚀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4
《土壤学报》2018年第5期1156-1167,共12页区晓琳 陈志彪 陈志强 陈海滨 任天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32;41371512)资助~~
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退化地区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土壤团聚体对养分固持能力以及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定量评价退化地植被恢复效应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侵蚀红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碳、氮、...
关键词:化学计量特征 团聚体养分 植被恢复 侵蚀红壤 
模拟降雨下离子型稀土矿区坡面产流产沙与稀土迁移规律被引量:4
《稀土》2018年第5期56-69,共14页张青青 陈志强 陈志彪 姜超 马倩怡 陈海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151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462)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实验,研究离子型稀土矿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基本特征及稀土迁移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总产流量和总产沙量分别为2971.3×10^-3L、14.87×10^-3kg,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产流率和产沙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的...
关键词:稀土矿 模拟降雨 产流产沙 稀土迁移 
红壤侵蚀区崩岗土壤Ti-Zr-Y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稀土》2018年第1期57-66,共10页任天婧 陈志彪 陈志强 姜超 区晓琳 陈海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C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232;41371512)
选取福建省长汀县黄泥坑崩岗群内三处不同植被覆盖度崩岗(B1、B2、B3覆盖度分别为2%、20%、95%)及附近一处非崩岗山坡CK(对照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崩岗内集水区、崩壁、崩积体、沟道的土体进行采样,并对Ti、Zr、Y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关键词:崩岗 植被覆盖度 红壤侵蚀区 抗风化元素 迁移 
长汀县红壤侵蚀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699-702,共4页张巧颖 陈志强 陈志彪 陈海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512)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可以很好地体现土壤肥力特征和微生物生命活动特征.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是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的典型代表,通过对朱溪小流域土壤碳、氮和磷养分的数据分析,发现朱溪小流域侵蚀区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变化范围...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学 红壤侵蚀区 长汀县 
不同治理年限的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17年第1期258-266,共9页陈海滨 陈志彪 陈志强 马秀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232;41371512);福建省社会发展引导性(重点)资助项目(2016Y0024)
以福建省长汀县3个不同水土流失治理年限的离子型稀土矿区为研究对象,并以未开采的稀土矿治理地为对照,对其表层0—10cm和10—20cm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稀土矿治理区的土壤养分恢复状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矿 治理年限 生态化学计量 长汀县 
红壤侵蚀区崩岗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分异规律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6期193-200,共8页姜超 陈志彪 陈志强 陈海滨 区晓琳 任天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32;41371532);福建省社会发展指导性(重点)项目(2016Y0024)
以福建省西南部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内植被盖度分别为2%,20%和95%的3处相邻崩岗为研究对象,对各崩岗内集水坡面、崩壁(顶部、中部及底部)、崩积体(上部和下部)和沟道出口7个典型部位0—10,10—20,20—30cm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测定...
关键词:空间分异 崩岗系统 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对亚热带侵蚀红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5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6期230-238,共9页区晓琳 陈志彪 姜超 陈志强 任天婧 陈海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散布的地学分析及其时空模拟"(411712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芒萁的蔓延格局与稀土迁聚响应"(413715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方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及示范"(2013BAC08B03)
为深入了解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特征,以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恢复年限分别为0,5,10,15,30,80a的坡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0—20cm和20—40cm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不同团...
关键词:植被恢复 土壤团聚体 养分分布 红壤侵蚀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