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红壤

作品数:52被引量:58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谢锦升杨玉盛吕茂奎王春燕黄丽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通报》《土壤学报》《生态学杂志》《植物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猪粪配施菌剂对侵蚀红壤碳氮组分及竹柏生长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394-400,共7页何峥旋 魏圆慧 黄昭昶 支叶彤 郭宇轩 毛艳玲 
中央财政林业技术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闽[2023]TG25号);福建省财政厅资助项目(KKY22005XA);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KFB23119A)。
【目的】探究猪粪配施微生物菌剂对侵蚀红壤碳氮组分及竹柏生长的影响,为侵蚀劣地改良及获得适合竹柏生长的施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盆栽竹柏为供试材料,测定土壤碳氮组分含量以及竹柏的生长、生理指标,探讨对照以及化肥、猪粪、猪...
关键词:猪粪 侵蚀红壤 微生物菌剂 土壤碳氮组分 竹柏 
恢复年限、林下植被及季节对马尾松林土壤氮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1
《生态学杂志》2020年第8期2556-2564,共9页黄桥明 黄俊 吕茂奎 熊小玲 张世良 谢锦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604);福建省科技厅对外合作项目(2019I0010)资助。
侵蚀红壤区植被恢复能有效防治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侵蚀退化地土壤氮矿化潜力、增加氮有效性是改善贫瘠土壤植被生长发育的关键途径,对恢复侵蚀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顶盖埋管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恢复年限(Y0、Y16、Y34)不...
关键词:侵蚀红壤 植被恢复 土壤氮矿化 季节动态 芒萁 
不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侵蚀红壤坡地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绿色科技》2019年第24期20-22,共3页刘艳改 姚娜 程艳辉 
通过在侵蚀红壤坡地修建鱼鳞坑、反坡台地、竹节沟3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比较研究了3种水保措施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恢复时间内,措施外坡面枫香生长量鱼鳞坑>竹节沟>反坡台地>对照小区;措施内鹧鸪草生长...
关键词: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 花岗岩红壤 植被恢复 
亚热带侵蚀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3
《土壤学报》2018年第5期1156-1167,共12页区晓琳 陈志彪 陈志强 陈海滨 任天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32;41371512)资助~~
植被恢复过程中侵蚀退化地区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土壤团聚体对养分固持能力以及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定量评价退化地植被恢复效应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侵蚀红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碳、氮、...
关键词:化学计量特征 团聚体养分 植被恢复 侵蚀红壤 
植被恢复过程中芒萁覆盖对侵蚀红壤氮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18年第19期6964-6971,共8页聂阳意 陈坦 吕茂奎 张康靖 曾敏 邓翠 任寅榜 谢锦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6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204)
氮素是限制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子。采用时空代换法,以红壤侵蚀区未治理、恢复12年和30年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林下芒萁覆盖地与裸地表层土壤之间氮同位素、不同形态氮组分含量以及不同组分氮含量所占比例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植被恢复 芒萁 氮保持 ^(15)N稳定同位素 侵蚀红壤 
红壤侵蚀区芒萁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生态学报》2018年第5期1639-1649,共11页张浩 吕茂奎 谢锦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65);"973"计划前期专项课题(2012CB722203)
土壤微生物是反映土壤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研究侵蚀地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深入认识土壤质量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分析了未治理地(Y0)、治理13年(Y13)和31年(Y31)的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林下芒萁(Dicranopter...
关键词:侵蚀红壤 植被恢复 磷脂脂肪酸 微生物群落结构 
生态恢复对马尾松叶片化学计量及氮磷转移的影响被引量:20
《生态学报》2017年第1期267-276,共10页张秋芳 谢锦升 陈奶寿 陈坦 吕茂奎 张浩 杨玉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65);国家科技部973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12CB722203)
为了解生态恢复对侵蚀红壤恢复的马尾松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及氮磷养分转移的影响,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典型侵蚀红壤区选取恢复13、30、33a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并以未治理侵蚀地(CK1)和次生林(CK2)分别作为恢复前和恢复后的对照,通...
关键词:侵蚀红壤 马尾松 养分转移 恢复年限 化学计量 内稳态 
植被恢复对亚热带侵蚀红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5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6期230-238,共9页区晓琳 陈志彪 姜超 陈志强 任天婧 陈海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散布的地学分析及其时空模拟"(411712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芒萁的蔓延格局与稀土迁聚响应"(413715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方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及示范"(2013BAC08B03)
为深入了解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特征,以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恢复年限分别为0,5,10,15,30,80a的坡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0—20cm和20—40cm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不同团...
关键词:植被恢复 土壤团聚体 养分分布 红壤侵蚀区 
基于含水量高频监测的花岗岩崩岗侵蚀红壤优先流研究被引量:11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5期82-88,共7页段晓倩 倪晨 陈姣 陈家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花岗岩红壤优先流及其与崩岗侵蚀发育的关系"(41571258)
为了研究崩岗侵蚀土壤的水分运动特征,采集湖北通城县花岗岩崩岗区的红壤,研究优先流及影响因子。把采集的1种红土和3种砂土按照野外"上红下砂"层次顺序,分别装填到长60cm,宽11cm,高110cm的透明PVC土箱。3个土箱在不同初始含水量(12....
关键词:崩岗 土壤含水量 初始含水量 高频监测 模拟降雨 
不同恢复年限侵蚀红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35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第2期59-66,共8页张秋芳 陈奶寿 陈坦 吕茂奎 杨玉盛 谢锦升 
国家科技部973课题"亚热带红壤侵蚀区森林恢复与保护的碳汇功能及潜力"(2012CB722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芒萁对退化红壤碳积累的贡献及关键影响机制"(31370465)
为了解侵蚀红壤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本文在长汀县侵蚀红壤区选取不同恢复年限(2、13、30、33年)、立地条件相近、样地情况基本一致的马尾松林作为研究对象,以未治理侵蚀地(CK1)和次生林(CK2)为对照,对其土壤总有机...
关键词:侵蚀红壤 生态恢复 马尾松林 化学计量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