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连福

作品数:30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APEC亚太经济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合作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国际贸易》《亚太经济》《当代亚太》《太平洋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推动WTO新一轮谈判的亚太会议——评APEC曼谷会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高连福 
20 0 3年 1 0月亚太经合组织 (APEC)召开曼谷会议 ,会议呼吁应尽早完成WTO新一轮谈判 ,并讨论了反恐等重要问题。会后引发了关于APEC改变性质的一些议论。作者认为应以灵活务实的态度 ,坚持APEC经济论坛性质 ,求得亚太经济平衡发展。中...
关键词:APEC 亚太经合组织 WTO 曼谷会议 贸易谈判 贸易自由化 非正式会议 
东北亚合作的新亮点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高连福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诸多有利条件 ,但是 ,由于存在领土问题以及政治安全方面的原因 ,区内经济合作进展迟缓。如何推动区城经济合作的发展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最近 ,日俄经济合作出现了新动向 ,有可能成为推动区内合作的新亮点 ,本文...
关键词:东北亚地区 地区合作 领土 政治安全 日俄关系 
与己有利更与人有利——中国和日本与东盟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方案比较被引量:1
《国际贸易》2002年第4期20-22,共3页高连福 
据欧洲和北美组建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初期阶段,关键性的因素是区内经济规模大且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的态度,他们的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的德国、法国等国率先倡导组建“煤钢联盟”,从单一领域起始开展经济合作,逐...
关键词:中国 日本 东盟国家 区域经济合作 自由贸易区 
寻求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新途径被引量:8
《当代亚太》2002年第2期47-51,共5页高连福 
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 ,作为东亚地区重要一角的东北亚 ,其域内合作仍处停滞徘徊之中 ,应在加深认识障碍因素的同时 ,从长计议 ,探求新的合作途径。
关键词:经济合作 东北亚地区 影响因素 合作途径 
日本外贸政策的重大变化被引量:1
《当代亚太》2001年第8期15-21,共7页高连福 
日本政府的外贸政策 90年代末开始发生重要变化 ,从一贯坚持多边贸易转向重视双边贸易 ,即实施多边主义的同时搞地区主义 ,主张与别国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转折性变化。它对东亚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将产生影响。
关键词:外贸政策 转折性变化 地区贸易 地区主义 贸易政策 东盟国家 自由化进程 多边主义 贸易利益 区域主义 
APEC的发展历程及作用
《亚太经济》2001年第6期23-26,共4页高连福 
近几年亚太政治经济形势的一系列变化给APEC的发展带来了影响。但是,亚 太区域内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新进展又给APEC的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 对APEC迄今的处境表示焦虑甚至有几分担心,是因为对其期望值过高。APEC...
关键词:APEC 发展 作用 
东亚区域合作迈入体制化阶段被引量:3
《太平洋学报》2001年第2期22-28,共7页高连福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如今已成立合作框架 ,可以认为合作已迈入体制化阶段。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尤以国际环境适宜为首要原因。有关领域合作已有共识 ,应遵循共同受益原则 ,推进应循序渐进 ,务求见成效。
关键词:东亚地区 区域合作 体制化 经济合作 国际环境 自由贸易区 
东亚货币合作出现加强趋势被引量:6
《当代亚太》2000年第11期28-31,共4页高连福 
鉴于金融危机的教训 ,东亚国家普遍认识到加强区内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东亚“货币互换协定”正在形成中。这是东亚国家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维护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东亚国家 金融合作 货币合作 “货处互换协定”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被引量:8
《当代亚太》2000年第3期19-24,共6页高连福 
关键词:美国 对外关系 朝鲜半岛 军事压力 经济制载 
构筑新型国家关系——从日韩建立伙伴关系谈起被引量:1
《当代亚太》1999年第7期20-25,共6页高连福 
冷战格局结束后,世界秩序进入重组的多极化时期,国家关系最基本的特征,不应该再是领导与被领导、主宰与服从的不平等关系,而应该是平等伙伴的关系,这种平等伙伴关系应成为多极化时代的最重要的标志。在东北亚地区,日本和韩国开始...
关键词:新型伙伴关系 新型国家关系 历史问题 联合宣言 日本 安全防卫 东北亚地区 结成伙伴 韩国 文化交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