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连

作品数:9被引量:10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双季水稻温度升高养分吸收分蘖不同生育阶段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学杂志》《生态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夜间温度升高对双季早晚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生态学报》2010年第10期2793-2798,共6页魏金连 潘晓华 邓强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60138)
温度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但夜间温度升高对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还不清楚。利用两间玻璃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水稻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最低温度每升高1℃早稻产量降低5.42%-9.48%...
关键词:双季水稻 夜温升高 产量与产量构成 分蘖 颖花分化与退化 
夜温升高对双季水稻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第4期770-774,共5页魏金连 潘晓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60138)资助
利用两间玻璃室不同的夜间温度条件,研究了水稻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物质生产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夜温升高对双季早稻的生物产量没有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晚稻生物产量。早稻穗分化前夜温升高可增加物质积累量,而穗分化...
关键词:双季水稻 夜温升高 生育期 干物质生产 养分积累 
不同生育阶段夜温升高对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2
《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第2期331-337,共7页魏金连 潘晓华 邓强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60138)资助
利用两间玻璃温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幼穗分化(一次枝梗分化期)期间夜温升高,有利于双季水稻的分蘖,植株有效穗数显著增加,平均夜间最低温度每升高1℃,双...
关键词:双季水稻 夜温升高 不同生育阶段 颖花分化与退化 产量 
不同生育阶段夜温升高对双季水稻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
《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12期2521-2525,共5页魏金连 潘晓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60138)
利用2间玻璃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水稻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物质生产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幼穗分化期夜温升高增加早稻的干物质积累,而减少晚稻的干物质积累;幼穗分化期-抽穗的夜温升高对早、晚稻的干...
关键词:双季水稻 夜温升高 不同生育阶段 干物质生产 养分吸收 
鄱阳湖区近40年来双季稻生长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7期12995-12997,13017,共4页魏金连 潘晓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0860138)
[目的]分析鄱阳湖区水稻生长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方法]根据鄱阳湖区18个气象站1965~2005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双季稻生长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结果]历年月均日最高气温与年份极显著相关,其相关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0.02...
关键词:鄱阳湖区 气温变化 双季稻 
夜间温度升高对双季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14期134-137,共4页魏金连 潘晓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夜温升高对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研究"(30860138)
利用两间玻璃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夜间常温对照相比,夜温升高明显加快了早晚稻秧苗的出叶速率,提高干物质的积累量。但夜温升高降低晚稻秧苗的发根力,不利于秧苗的根系伸长。
关键词:双季水稻 夜温升高 秧苗素质 
夜间温度升高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7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427-432,共6页魏金连 潘晓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中游南部(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BAD02A04)资助
利用两间玻璃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全生育期夜间温度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与夜间常温对照相比,夜间高温处理明显加快早稻的秧苗出叶速率,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生长,提高有效穗数。但夜间高温处理明显...
关键词:早稻 夜间温度 出叶 分蘖 叶绿素含量 颖花分化 产量构成 
我国粮食生产潜力变化趋势预测——基于部分调整模型的预测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6期12093-12094,共2页钟远东 陈昭玖 魏金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3028)
通过以刚性供给的土地为要素,构建适应性预期模型,探讨完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
关键词:粮食安全 耕地 部分调整模型 
江西省大叶黄杨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被引量:13
《江西植保》2002年第1期4-6,共3页李庚花 魏金连 盛传华 陈须文 
大叶黄杨白粉病为江西新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 2 5℃ ,萌发率80 .2 3% ,1%蔗糖液促进孢子萌发。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组织越冬 ,成为次年初次侵染来源 ,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2 0~...
关键词:发生规律 防治 大叶黄杨 白粉病 病原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