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仙

作品数:116被引量:88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烟粉虱杀虫剂抗药性引物甜菜夜蛾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夷科学》《东南园艺》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氟啶虫胺腈在茶叶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安全性评估
《东南园艺》2024年第6期492-498,共7页陈峰 康文斌 王俊 黄鹏 胡进锋 何玉仙 姚锦爱 
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1、XTCXGC2021017);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2R1024003、2024R1023005、2023R1022004、2023R1071)。
【目的】为明确氟啶虫胺腈在茶叶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气相色谱检测氟啶虫胺腈在茶叶中的残留量和消解率,并从药剂理化性质、毒性和膳食暴露风险方面综合评估该药剂的使用安全性。【结果】氟啶虫胺腈2种施用剂量在茶...
关键词:氟啶虫胺腈 茶叶 残留消解动态 安全性评估 
西藏墨脱地区枇杷新拟盘多毛孢菌培养特征及致病力分析
《东南园艺》2024年第5期396-402,共7页甘林 姜帆 兰成忠 代玉立 何玉仙 杨秀娟 
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CXPT202105)。
【目的】为探究来自西藏墨脱地区枇杷叶斑病新拟盘多毛孢菌的生物学特性,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病原菌进行培养和致病力测定。【结果】供试21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12 d,依据培养基中着生的...
关键词:枇杷 新拟盘多毛孢菌 培养特征 致病力 
叶面黏附纳米载药体系CS@HMS-EB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农药学学报》2024年第5期892-900,共9页陈秀琴 邱良妙 刘其全 何玉仙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05088);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1,XTCXGC2021017);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自由探索科技创新项目(ZYTS202211);福建省科技计划公益类专项(2021R1024008);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3L3059)。
在可持续农业生产中,高效、环保的纳米载药体系是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硅酸乙酯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通过自模板合成法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HMS),通过共溶剂法负载甲氨基阿维...
关键词: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壳聚糖 叶面黏附 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卵寄生蜂——夜蛾黑卵蜂的种内识别及过寄生被引量:3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薛陶然 潘静 刘丽红 徐腾 黄建 何玉仙 王竹红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0106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000)。
夜蛾黑卵蜂是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重要卵期寄生蜂。为明确夜蛾黑卵蜂的种内识别及过寄生现象,测定了夜蛾黑卵蜂对被同种自体(同一个体)或异体(不同个体)雌蜂寄生不同时间间隔后的寄主卵的识别能力,并研究了单头和多头雌蜂在不同寄...
关键词:夜蛾黑卵蜂 草地贪夜蛾 种内识别 过寄生 
草地贪夜蛾高致病力绿僵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
《环境昆虫学报》2023年第4期1111-1118,共8页赵建伟 丁雪玲 郑宇 赵金凤 姚凤銮 卢学松 何玉仙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0R102400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01477);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20N0026);福建省农科院创新团队项目(CXTD2021027);“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11,2021017)。
为获取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具有高致病力的生防真菌,从福建省不同地区分离得到8株寄主为鳞翅目和半翅目幼虫僵虫的绿僵菌Metarhizium,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其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和蛹的致病力,并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绿僵菌 致病力 种类鉴定 
6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及对螟黄赤眼蜂的安全性被引量:2
《福建农业学报》2023年第8期960-965,共6页赵建伟 赵金凤 邱良妙 丁雪玲 游世奇 何玉仙 卢学松 
福建省科技计划公益类专项(2022R1024002);福建省农业科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XTD2021027);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1、XTCXGC 2021017);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CXPT20210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自由探索项目(ZYTS202211)。
【目的】明确6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防效及对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的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茎叶喷雾法测试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和茚虫...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螟黄赤眼蜂 杀虫剂 毒力 田间药效 
基于MaxEnt预测未来气候条件下钻叶紫菀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被引量:17
《植物保护》2023年第2期92-102,共11页李建宇 陈燕婷 郭燕青 何玉仙 傅建炜 史梦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600400);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项目(YC2021017,YC2021006);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17,XTCXGC202101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CXTD2021002-1)。
钻叶紫菀Symphyotrichum subulatum是一级恶性入侵植物,其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严重影响本地草本植物多样性。本研究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根据收集的钻叶紫菀分布点和环境变量,预测目前气候条件和未来气候...
关键词:钻叶紫菀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适生区 入侵植物 
六斑月瓢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作用被引量:8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3年第2期471-477,共7页邱良妙 刘其全 陈秀琴 刘必炮 何玉仙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0R1024007,2021R1024007);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CXTD2021002-1);“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7,XTCXGC2021011)。
为评价六斑月瓢虫对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潜能,本试验在人工气候环境条件下,研究了六斑月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分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和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均具有较强...
关键词:六斑月瓢虫 草地贪夜蛾 捕食作用 功能反应 
福建省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六种杀虫剂的敏感性被引量:1
《应用昆虫学报》2023年第1期223-232,共10页赵金凤 卢学松 黄培枝 丁雪玲 姚凤銮 王竹红 翁启勇 郑宇 何玉仙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20N0026);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0R1024008);福建省农科院创新团队项目(CXTD2021027);“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11,2021017)
【目的】为明确福建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田间种群对农业农村部推荐使用的主要防治药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南平建瓯、三明永安、福州福清和漳州长泰4个地区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敏感性 
基于性诱和物联网的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动态智能化监测被引量:5
《植物保护》2022年第4期94-99,共6页陈韶萍 赵健 何玉仙 翁启勇 黄美玲 池美香 梁勇 邱荣洲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导性科技创新项目(YDXM201900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CXPT20210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创新团队(CXTD2021027);“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11,XTCXGC2021017)。
为实现田间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动态的智能化监测,本研究对本文作者前期研发的基于性诱和物联网的害虫智能监测设备进行了田间应用和评估。研究发现,该智能监测设备的实时采集数据和人工计数数据所反映的草地贪夜蛾高峰期均为9月20日-9...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性信息素 种群动态 诱捕器 远程监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