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伟

作品数:13被引量:13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灾区泥石流木麻黄频发分形维数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农学学报》《武夷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生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泥石流频发区山地不同海拔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以云南省小江流域为例被引量:85
《生态学报》2016年第3期675-687,共13页张广帅 邓浩俊 杜锟 林勇明 马瑞丰 俞伟 王道杰 吴承祯 洪伟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6112C039Q);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6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项目(2012BAC06B02-02)
为了探究泥石流频发区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阐明土壤性质对海拔变化的响应规律,进而有效指导受限性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在云南省小江流域支流阿旺小河西北侧山地选取了1500—2000m、2000—2500m、2500—3000m 3...
关键词:泥石流频发区 海拔梯度 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物理结构 
震后植被受损治理区土壤基本性状和分形维数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年第1期12-18,共7页邓浩俊 张广帅 俞伟 吴承祯 洪伟 林勇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1564);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6112C039Q)
对汶川地震灾区震后典型植被受损治理区和未受损区(对照)不同坡位土壤的基本性状指标(包括颗粒结构、分布和组成及主要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并运用分形模型计算这些指标的分形维数;在此基础上对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基本性状...
关键词:地震灾区 植被恢复 土壤分形维数 土壤颗粒 土壤养分 相关性分析 
汶川地震生态治理区土壤种子库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被引量:2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第1期69-79,共11页张广帅 邓浩俊 杜锟 林勇明 马瑞丰 俞伟 吴承祯 洪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64);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6112C039Q)资助
为了比较地震灾区不同气候类型植被恢复区土壤种子库时空分布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和绵竹市汉旺镇4类生态治理区[干旱干暖河谷受损治理区(DHD)、干旱干暖河谷未受损区(DHU)、亚热...
关键词:汶川地震区 气候带 生态治理区 土壤种子库 地上植被 
泥石流频发区山地土壤环境因子与植被群落垂直梯度及其关系分析——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被引量:13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年第4期646-654,共9页张广帅 邓浩俊 俞伟 林勇明 马瑞丰 王道杰 吴承祯 洪伟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6112C039Q);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6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2BAC06B02-02)联合资助~~
海拔梯度和土壤环境是影响山地植被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为揭示泥石流频发区植被群落的空间分布与演替规律,通过SPSS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CANOCO5.0二维排序研究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频发区山地生态系统土壤环境因子和植被群落...
关键词:泥石流频发区 土壤环境因子 植被群落 CCA排序 垂直梯度 
不同密度下木麻黄幼苗枝系特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热带作物学报》2014年第6期1062-1066,共5页张广帅 邓浩俊 俞伟 吴承祯 洪伟 李键 陈灿 林勇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01564;No.31100303);教育部博士点学科专项基金项目(No.20090315120008)
利用Strahler法对福建省长乐市大鹤国有防护林场内不同密度木麻黄一年实生幼苗的枝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在密度Ⅱ(5~10株/m2)时枝径比较大,冠幅表现出向上延伸及向外拓展的趋势,综合生长情况优于密度Ⅰ(〈5株/m...
关键词:木麻黄 植冠 分枝格局 构型差异 
地震灾区受灾典型小流域景观空间格局特征——以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
《农学学报》2014年第5期19-24,29,共7页张广帅 俞伟 林勇明 马瑞丰 吴承祯 洪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灾区受损‘植被-土壤’系统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41201564);中日技术合作项目"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2010)
以RS、GIS为技术支撑,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异质性特征、破碎化特征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特征对震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小流域灾后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以及进一步防范次生灾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流域原始景...
关键词:苏保河小流域 景观特征 空间格局 景观指数 生态恢复 
干热河谷泥石流流域不同分区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4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年第1期8-13,共6页张广帅 俞伟 邓浩俊 林勇明 王道杰 吴承祯 洪伟 马瑞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64)资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2BAC06B02-02)资助
以云南泥石流频发的小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该流域的微地貌特点,将流域划分为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区;为全面了解土壤肥力的分区异质性特征,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其土壤物理结构、养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分区土壤颗粒组成差异...
关键词:干热河谷 泥石流 土壤性质 分区差异 
不同距海处木麻黄分枝格局特征及冠形分析被引量: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年第4期587-592,共6页林勇明 俞伟 刘奕 闫淑君 洪伟 陈灿 李键 吴承祯 
教育部博士点学科专项基金(2009031512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303)资助~~
近海区域受持续性风力胁迫,防护林树种木麻黄在生长过程中树冠结构产生较大变化.为揭示木麻黄树冠结构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可塑性响应特征,在福建省长乐市大鹤国有防护林场距海岸线450-500 m(样带1)、750-800 m(样带2)、1 050-1 100 m(样...
关键词:分枝格局 距离梯度 木麻黄 树冠形态 分形维数 
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复合系统信息传递过程理论研究
《武夷科学》2013年第1期22-29,共8页张广帅 刘金福 马瑞丰 俞伟 林勇明 
福建林业科技项目(200904)资助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组成的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本文通过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抽象和结构分区,指出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包含天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社区系统、旅游产品开发运行系统以及管理系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社会生态复合系统 结构分区 反馈 
地震灾区受灾典型小流域景观要素斑块特征——以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
《农学学报》2013年第3期32-38,共7页俞伟 张广帅 吴承祯 洪伟 刘奕 陈灿 李键 林勇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灾区受损‘植被-土壤’系统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4120156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课题(KZCX2-YW-332-4);中日技术合作项目"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2010)
为了促进小江流域生态恢复和景观生态合理规划设计,运用RS和GIS技术,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地震灾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景观格局和破碎度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和农田是苏保河小流域的5种主要景观类...
关键词:苏保河小流域 景观要素分析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