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宏川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GMTI子孔径INSAR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数据采集与处理》《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测量技术》《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俯仰向多接收孔径的双站SAR宽测绘带成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第12期2371-2375,共5页袁新哲 冯宏川 马小兵 鲁远耀 张平 
为了实现星载双站SAR宽测绘带成像,提出了利用俯仰向多个接收波束、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与星载双站SAR成像算法相结合的成像方法。并以双站SAR平飞斜视几何布局为例,分析了实现双站宽测绘带成像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仿...
关键词:双站SAR 数字波束形成 非线性CS算法 宽测绘带 
一种利用掩模法抑制杂波的GMTI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第7期1662-1665,共4页冯宏川 王岩飞 
该文研究了一种利用掩模抑制杂波的GMTI(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方法。在该方法中利用子孔径对消形成动目标掩模。由于静目标在方位向两个子孔径中的表现相同而动目标不同,因此在该掩模上静目标被消掉,动目标的痕迹得以保留...
关键词:动目标 GMTI 子孔径 掩模 SAR 自聚焦 PGA 
一种新的ATI动目标检测方法被引量:1
《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第8期20-25,共6页郑春明 沈汀 冯宏川 
在传统沿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ATI-SAR)动目标检测中,只利用干涉相位进行动目标检测,往往会造成较高的虚警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ATI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干涉相位判决之后,利用复相关系数对该判决结果进行再一次判决,以降低检测虚...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沿迹干涉 动目标检测 相关系数 
一种基于子孔径的GMTI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第2期397-400,共4页冯宏川 王岩飞 
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子孔径分割的GMTI(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方法。在该方法中将天线孔径沿方位向对称分割为两个子孔径。当天线波束在空间扫描时,两个子孔径先后扫过目标所在区域。由于两个子孔径之间有二分之一合成孔径时...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动目标 GMTI 子孔径 
分布式Spotlight SAR方位分辨率提高与地形效应补偿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第12期1794-1796,1803,共4页袁新哲 郭振永 冯宏川 张平 
研究了利用分布式小卫星提高Spotlight SAR方位向分辨率的原理和具体的实现方法。同时详细研究了地面高度对合成信号方位向分辨率的影响。与单SAR成像不同,地面高度除了使图像几何失真,还会导致方位分辨率恶化。针对其影响,提出了相应...
关键词:分布式小卫星 聚束模式 方位分辨率 地形效应 
基于SCFT处理算法的机载SAR运动补偿被引量:1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第9期1375-1378,共4页郑卫平 张秋玲 冯宏川 王岩飞 
该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高分辨率机载SAR数据处理中,有关目标距离单元徙动(RCM)校正和平台运动偏差的精确补偿问题。将平台运动偏差分解为空不变和空变分量,利用机载SAR系统传递函数以及SCFT算法,提出了目标RCM校正与平台MOCO合并处理的...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系统传递函数 Scaled傅里叶变换 距离单元徙动 运动补偿 
分布式卫星INSAR信号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张秋玲 冯宏川 王岩飞 
在考虑斜视和轨道不平行的情况下 ,推导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 INSAR)信号相关系数的表达式 ,据此说明了各种去相关因素产生的原因和相互关系 ,定量分析了分布式卫星 INSAR系统中多普勒中心去相关、轨道不平行去相关、基线去相关、体散...
关键词:分布式卫星 INSAR 有效信号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基线 散射 数据融合 相关因素 多普勒 斜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