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云

作品数:18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主题:合肥盆地沉积相地层特征北淮阳郯庐断裂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资源环境与工程》《安徽地质》《地层学杂志》《中国地质调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淮阳带北缘石炭系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区构造环境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2年第1期1-7,共7页沈仕豪 刘家云 张晋喆 管后春 汪雅菲 
安徽1∶5万姚李镇幅、苏家埠幅、张家店幅、舒城县幅、金牛镇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2120113067800)。
北淮阳构造带出露的石炭系为古生代唯一一套未变质或轻微变质的地层,其沉积记录可较好地反映物源区物质组成及构造环境。基于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采自北淮阳构造带北缘三仙山地区的石炭系碎屑岩进行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探...
关键词:物源区 地球化学特征 碎屑岩 石炭系 三仙山地区 北淮阳构造带 
大别山北淮阳金寨三仙山地区石炭纪地层岩石学特征
《西部资源》2021年第5期6-7,11,共3页沈仕豪 刘家云 张晋喆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067800)。
金寨三仙山地区石炭系为一套未变质或轻微变质的沉积地层,且前人对其岩石学特征归纳较为笼统。本文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金寨三仙山地区出露的石炭纪地层进行岩石学调查与研究发现,三仙山地区石炭纪杨山组岩性为浅灰、浅灰白色厚层—块...
关键词:大别山 北淮阳 岩石学特征 三仙山 石炭纪 
从断层擦痕反演的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构造应力场被引量:3
《地质科学》2020年第2期519-536,共18页邓佳良 储东如 王翔 汪雅菲 吴昊 沈仕豪 刘家云 吴家富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3067800,12120113069200);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编号:2009-k-23)资助。
本文通过断层擦痕应力场反演方法,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伸展活动进行了详细研究,厘清了郯庐断裂带南段合肥盆地白垩纪拉伸方向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从早白垩世早-中期、晚期到晚白垩世,拉伸方向由NWW-SEE向、NW-SE向到...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南段 合肥盆地 应力场反演 伸展方向 动力学背景 
1∶5万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系列成果图件修编方法探讨——以安徽省39幅区调成果图件修编为例被引量:2
《中国地质调查》2020年第2期65-71,共7页汪雅菲 刘丽利 刘家云 刘俊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项目“安徽省1∶5万区调系列成果整理与应用(编号:2016-g-2-10)”资助。
地质图是基础地质工作成果展示的核心载体,但不同时期完成的地质成果图件编制标准不统一,同时还存在相邻图幅接边等问题,难以及时更新升级,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安徽省采用了统一地层划分、图面表达及标注,对本省1∶5万比例尺区...
关键词:1∶5万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地质图 修编方法 安徽省 
北淮阳东缘新元古代花岗质侵入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特征被引量:4
《华南地质与矿产》2018年第3期195-206,共12页张晋喆 沈仕豪 储东如 陆小三 管后春 刘家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5万姚素镇;苏家埠;张家店;舒城县;金牛镇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2120113067800)
北淮阳构造带东缘广泛出露新元古代变形花岗质岩体,其岩石成因对于认识北淮阳构造带的岩浆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出露于万佛湖北侧的变形花岗质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关键词: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S型花岗岩 同碰撞环境 北淮阳带东缘 
安徽沿江地区中三叠世砾岩成因再讨论
《资源环境与工程》2017年第2期136-141,共6页王朝 储东如 刘家云 徐锦龙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益性地质科技项目--安徽沿江地区印支运动构造界面厘定和构造样式调查的资助
中三叠世周冲村组砾岩作为研究金子运动存在与否的重点之一,其成因争议较大。本次研究发现安徽沿江地区该段砾岩存在多种成因,而并非前人认为的属单一的膏溶或岩溶成因。下部砾石以斜坡重力流、膏溶、岩溶及洞穴垮塌成因为主,上部砾石...
关键词:安徽沿江地区 中三叠世 周冲村组 砾岩 金子运动 
安徽省寒武纪地层区划及最新划分方案
《地层学杂志》2016年第1期85-91,共7页储东如 刘家云 王传堂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安徽省系列地质图编制与综合研究"(No.1212010811030)资助成果
在对安徽省内寒武系典型或标准地层剖面测量和总结的基础上,据"中国地层表(2014)"的四分方案,对区内寒武系划分进行了修订。安徽省寒武系顶底及各统界线也做了相应修订,底界年龄为541 Ma,纽芬兰统与第二统界线的年龄为521 Ma,第二统与...
关键词: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地层划分 四分方案 寒武纪 安徽省 
合肥市幅(H50C001003)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中国科技成果》2015年第16期19-21,共3页储东如 童劲松 昊维平 耿晓光 夏军 管远才 刘家云 汪德华 邱军强 
合肥市幅(H50 C 001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较全面地总结了本次调查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测区的区域地质特征。成果全面清理和建立了区内的构造地层单元和岩石地层系统,论述了各地层单位的岩石、古生物、沉积相与古地理...
关键词:区域地质 合肥市 大别造山带 郯庐断裂带 合肥市幅 
安徽省寒武纪地层最新划分方案
《安徽地质》2014年第4期241-246,共6页储东如 刘家云 王传堂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安徽省地质志修编(编号:1212010811030)资助成果
在对安徽省内寒武纪典型或标准地层剖面测量和总结的基础上,据中国地层表的四分方案,对区内寒武系进行了修订。安徽省寒武系顶底及各统界线也做了相应修定,其底界年龄为541Ma,第一与第二统界线年龄为521Ma,第二与三统界线年龄为507 Ma,...
关键词:寒武纪地层 地层划分 四分方案 安徽省 
下扬子东南缘北段加里东期构造形迹新资料被引量:12
《地质通报》2006年第6期670-672,共3页戴圣潜 周存亭 储东如 刘家云 陆小三 管运财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5万宣城市幅区域地质调查(200113000010)》资助成果.
皖浙交界的宁国、于潜一带,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厚度巨大且具有浊流沉积的特征,导致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加里东期大地构造背景的不同认识。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在震旦纪—下古生代地层中发现大量加里东期构造变形形迹和数处不整合接...
关键词:皖南 浙西 加里东运动 构造形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