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增奎

作品数:14被引量:1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编译局更多>>
发文主题:意识形态国外学者中国奇迹中国改革开放民主集中制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党史与党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新华文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书速递:社会运动研究
《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1期119-121,共3页吕增奎 
1.《社会变革与交叉的行动主义:社会运动的精神》(Social Change and lntersec- tional Activism: The Spirit of Social Move- ment, by Sharon Doetsch - Kidder,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294p. ) 从那些解决各...
关键词:社会运动 种族歧视 速递 新书 运动精神 行动主义 社会变革 性别歧视 
新书速递:陷入危机的当代资本主义
《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第8期99-104,共6页吕增奎 
关于大衰退的根本原因的争论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与激进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传统左派的解释认为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新阶段的思想: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这个阶段通常由两种机制来界定: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危机 速递 新书 新自由主义 争论 
继续执政:中国共产党的持续存在被引量:5
《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3期57-66,共10页沈大伟(著) 吕增奎(译) 
本文选自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教授《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一书的第八章,评析了美国六位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政治体制发展前景的预测,认为中国的政党一国家体制既不会崩溃,也不会停滞不前,而是会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国问题专家 执政 国家体制 政治体制 适应环境 兼收并蓄 第八章 
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重构:决定因素、进展和局限被引量:23
《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2期45-49,共5页海克·霍尔比格 吕增奎(译) 
关键词:意识形态 当代中国 和局 区域问题 研究所 研究员 胡锦涛 
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被引量:1
《新华文摘》2009年第6期140-144,共5页杨金海 吕增奎 郭兴利 
第1部分 关于改革开放与“中国奇迹”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地位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30年间,中国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繁...
关键词:中国奇迹 改革开放 国外学者 西方发达国家 市场经济 历史性转变 繁荣发展 农业大国 
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被引量:18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1期7-10,共4页杨金海 吕增奎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外学者称改革开放为世界造就了“中国奇迹”。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外国学者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将眼光投向中国,就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成就、问题、世...
关键词:中国奇迹 改革开放 国外学者 世界影响 外国学者 伟大实践 道路 
西方学者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发展被引量:7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85-95,共11页吴晓云 吕增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都把村民选举的普遍推行、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看作是中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重要表现。他们...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政治 权威主义 合法性 民主 
当代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被引量: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50-59,共10页阿里夫.德里克 吕增奎 王宁 
主持人语:全球化把作为范式的欧美现代性推及世界每个角落,随之而起的是少数后发国家的崛起和多元现代性(他种现代性)"披着文化的外衣"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多元现代性,政治家们可能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但对其进行学理分析则是学者们义...
关键词:全球化 现代性 多元现代性 他种现代性 欧洲中心主义 
乌托邦主义与希望精神被引量: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102-110,共9页本.安德森 乔春霞 吕增奎 
在英美的社会科学和激进思想中,布洛赫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乃至被忽视的人物。最近,英美的人文地理学重新关注乌托邦如何形成和如何保持希望和乐观的问题。从布洛赫的动态的和开放的乌托邦观念出发可以建立一种内在的乌托邦主义,从而建...
关键词:乌托邦 乌托邦主义 希望精神 超越 
中国的宪政、“三个代表”与法治被引量: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1期106-112,共7页拉里.卡塔.巴克尔 吕增奎 
由于植根于本国的意识形态和宪政观念,西方的评论家常常误解中国的意识形态、宪政和法治的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不仅能够充当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础,而且能够充当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因此,它不仅仅是一...
关键词:宪政“三个代表” 意识形态 法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