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明

作品数:19被引量:1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痕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岩矿测试》《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中国环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模拟风化过程硫铁矿尾矿的产酸性及污染物的释放行为被引量:9
《环境化学》2014年第3期447-451,共5页吴惠明 李晓 李锦文 常向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30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219)资助
以广东某硫铁矿为研究对象,静态评价了3个尾矿的产酸潜力,结合40周左右氧化淋滤风化实验,揭示出硫铁矿尾矿在风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静态结果显示其中两个尾矿具有强产酸潜力,一个为产酸不确定.动态氧化淋滤实验结果表明:(1)受CaCO3...
关键词:AMD 硫铁矿尾矿 静态预测 氧化淋滤 污染释放 
硫铁矿酸化过程中铊向水环境的释放迁移行为被引量:4
《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李锦文 陈南 吴惠明 常向阳 陈永亨 Basra Soha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063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3003)
采用动态风化模拟实验方法对来自广东某Tl污染区的硫铁矿矿样进行了2a左右持续的氧化淋滤实验,研究了硫铁矿酸化趋势及毒害金属元素铊Tl从源头向环境长期释放迁移的特征,探讨了硫铁矿酸化及Tl释放迁移的机制.结果表明:含碳酸盐硫铁矿暴...
关键词:硫铁矿酸化 铊释放迁移 风化模拟实验 
黄铁矿产酸成分与中和酸成分的消耗及其有效成分的确定被引量:4
《环境化学》2011年第4期869-873,共5页李锦文 李晓 吴惠明 陈永亨 Basra Soha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U063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3003)资助
动态浸滤法研究黄铁矿氧化产酸过程中产酸成分(AP)和中和酸成分(NP)的消耗,讨论了有效NP、AP的确定.50周实验结果表明:(1)中和酸成分NP和产酸成分AP消耗速率呈非线性变化.酸性排放(ARD)前,即pH=4前,AP、NP平均消耗速率VAP与VNP基本相同;...
关键词:酸性排放 NP、AP消耗 有效NP、AP 
黄铁矿氧化酸化及含铊重金属的迁移释放被引量:8
《环境化学》2010年第3期412-415,共4页李锦文 吴惠明 李晓 陈永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U0633001)
矿山酸性排水(ARD)导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用动态浸滤试验方法研究了黄铁矿氧化产酸的特征及重金属和金属铊在黄铁矿氧化产酸过程中向环境迁移释放的特征.研究表明:(1)受碳酸盐控制,前16周浸滤液呈中性;20周后受硫化物的氧化反应控制...
关键词:黄铁矿氧化酸化  重金属释放 
动态浸滤及几种静态预测法对云浮硫铁矿酸化特征及产酸潜力的比较被引量:8
《环境化学》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李锦文 陈南 吴惠明 罗定贵 陈永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U0633001)
用几种静态预测方法研究了来自云浮硫铁矿矿石的产酸潜力,并结合动态浸滤试验方法对比了新旧矿石的氧化过程及产酸的动力学特征.静态预测结果表明:该矿矿石的净中和酸潜力NNP<-20、中和酸能力与产酸潜力比NP/AP<1:1、静产酸量NAG>10、NA...
关键词:静态预测 动态浸滤 矿石 酸性排放 
矿山酸性排水静态预测与评价被引量:13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60-63,共4页李锦文 吴惠明 陈永亨 
全面论述了硫化金属矿山中,暴露于地表的废矿石与尾矿经风化氧化产生酸性排水(ARD)潜在性的静态预测与评价方法,总结与比较了酸碱计算法(ABA Test)、净产酸量测试法(NAG Test)及硫酸标准液酸碱计算法(BC Research Initial Test)等ARD预...
关键词:矿山酸性排放 静态预测 产酸潜力 
活性炭吸附-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硫酸渣提取液中痕量铊被引量:5
《冶金分析》2008年第7期18-22,共5页吴颖娟 陈永亨 曹小安 吴惠明 张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77007);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04A303800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J1-C0332)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复杂基体(二种硫酸渣逐级提取液)中痕量铊的方法。讨论了伏安图的形成、测定底液和pH值的选择,研究了直接测定和分离测定(分离方式选择、有机物去除)的相态和方法。结果表明:炉底渣...
关键词: 硫酸渣 逐级提取 活性炭吸附 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 
桑色素荧光光度法测定铊被引量: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年第8期653-654,657,共3页吴惠明 李锦文 陈永亨 陈亮 吴坚毅 钟志光 
广东自然科学重点基金(36210);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C31607);广州市教育基金(2001001)
在pH 4.0的缓冲体系中,铊与桑色素具有较灵敏的荧光反应,在eλx=426 nm,eλm=489 nm处,铊(Ⅰ)的质量浓度在0.25~3.0μg/25 mL范围内与ΔF呈线性关系,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95%。对合成水样的测定,其回收率为96.1%~102.2%之间。采用活性...
关键词:荧光光度法  桑色素 水样 
活性炭吸附分离-8-羟基喹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铊被引量:4
《化学试剂》2006年第9期547-548,574,共3页吴惠明 李锦文 陈永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7007);广东省自然科学重点资金(36210)资助
研究并改进了在HCl介质中用活性炭吸附铊及草酸胺解吸铊的分离方法,使铊与干扰元素分离富集。以8-羟基喹啉为配合剂与铊(Ⅲ)形成的配合物,在λ=230nm处有最大吸收,11(Ⅲ)质量浓度在0~24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6...
关键词: 活性炭 分离富集 8-羟基喹啉 紫外分光光度法 
铊的活性碳吸附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吴惠明 李锦文 陈永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7007);广东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36210)
研究并改进了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铊在HCl介质中活性碳吸附铊及草酸胺解吸铊的分离条件,提出了八羟基喹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铊的新方法,以八羟基喹啉为配合剂与铊(Ⅲ)形成的配合物,在λ=230nm处有最大吸收,Tl(Ⅲ)质量浓度在0~2...
关键词: 活性碳分离 八羟基喹啉 紫外分光光度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