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

作品数:30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麦玉米平贝母啤麦施肥装置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耕作与栽培》《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北大麦蠕孢叶斑病菌致病类型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年第12期139-142,共4页孙丹 尚佳薇 王月超 王秀君 刁艳玲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3-1-C017);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3C094);国家现代农业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5)。
为明确东北发生的大麦叶斑病菌主要致病类型及其分布区域,对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大麦主栽区22个大麦叶斑病菌株进行了侵染型和毒性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2个菌株可划分为13种致病类型,其中0.4.6.6出现的频率最高占22.7%,为东北麦区...
关键词:大麦叶斑病 麦根腐平脐蠕孢菌 致病类型 区域分布 
丰产抗病饲用大麦新品种龙饲麦1号引种鉴定与适应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年第11期121-124,共4页王月超 刁艳玲 孙丹 尚佳薇 刘广阳 王秀君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H2023C094);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CARS-05);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肉牛协同创新推广体系。
为满足黑龙江省畜牧业快速发展对优质高蛋白饲料的需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在2009年以红04-26为母本,以苏啤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出饲用大麦新品种龙饲麦1号。该品种于2010-2013年经过F 1~F 4代选择性状良好...
关键词:饲用大麦 龙饲麦1号 引种 适应性 
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2号
《麦类作物学报》2024年第8期1084-1084,共1页孙丹 刁艳玲 尚佳薇 刘广阳 王秀君 王月超 刁鹤楠 于洋 王翔宇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农业关键技术科技创新重点攻关项目(CX23GG03);黑龙江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CZKYF2023-1-C017);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CARS-05);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小麦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项目。
龙稞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9年利用系谱方法选育的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该品种于2023年3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大麦(青稞)(2023)230001。对龙稞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进...
关键词:非主要农作物 特征特性 青稞新品种 大面积推广 品种登记 选育过程 登记号 系谱 
丰产抗病广适饲用大麦品种龙饲麦1号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中国种业》2024年第5期147-149,共3页尚佳薇 刘英 刁艳玲 孙丹 刘广阳 王月超 王秀君 刁鹤楠 于洋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CARS-05);黑龙江省省属科研业务费(CZKYF2023-1-C017);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小麦协同创新推广体系。
龙饲麦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二棱皮大麦红04-26为母本、二棱皮大麦苏啤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的黑龙江省第一个饲用大麦品种,2021年10月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大麦(青稞)(...
关键词:饲用大麦 龙饲麦1号 栽培技术 
东北春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1的分子检测及其抗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年第2期1-7,共7页唐婧泉 刘文林 孙岩 杨淑萍 李禹尧 孙丹 王翔宇 张宏纪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21YYYF003);“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200701);核能开发科研项目(春小麦核辐射生物诱变新品种创制与示范);黑龙江省外向型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为促进东北春小麦抗性育种,利用与抗秆锈病基因Sr31连锁的分子标记SCSS30.2和iag95,对300份东北春小麦抗秆锈病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及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00份春小麦品种中,有8份小麦品种被检测到含有iag95或SCSS30.2分子标记,含有抗秆...
关键词:小麦 Sr31基因 分子标记 1BL/1RS易位系 田间抗病性 
大麦抗蠕孢叶斑病遗传资源鉴定及主要抗病类型分析被引量:2
《植物病理学报》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苟金玉 孙丹 尚佳薇 童朝阳 徐晓伟 王凤涛 冯晶 侯璐 蔺瑞明 
国家现代农业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5);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CZKYF2023-1-C017)。
大麦蠕孢叶斑病是由兼性寄生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引起的重要叶部病害,在世界大麦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尤其在气候温暖湿润地区最具破坏性,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也是我国东北春麦区目前首要真菌流行病害。蠕孢叶斑病...
关键词:大麦 叶斑病 生育期 苗期抗性 成株抗性 全生育期抗性 
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年第11期40-46,共7页刘文林 唐婧泉 张宏纪 孙岩 杨淑萍 李禹尧 王翔宇 孙丹 
“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200700);核能开发科研项目;黑龙江省外向型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黑龙江省院创新工程(CX23GG0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21YYYF003)。
为指导黑龙江省春小麦育种方向,对2008-2022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演变情况、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审定数量逐年上升,科研育种机构已成为小麦育种的主导力量。品种选育仍以杂交为主...
关键词:黑龙江省 小麦品种 育种特点 性状分析 
优质抗病粮用大麦新品种-龙紫裸1号
《麦类作物学报》202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刁艳玲 孙丹 尚佳薇 王秀君 刁鹤楠 于洋 刘文林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5);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小麦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HNK2019CX16)。
龙紫裸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2006年以宽颖大麦-3为母本、合0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的优质、抗病、粮用大麦新品种。2013-2014年进行预备鉴定和产量鉴定试验,2015-2016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17-2018...
关键词:大麦新品种 异地鉴定 非主要农作物 区域试验 系谱法选育 品种登记 有性杂交 登记号 
优质抗病啤用大麦新品种—龙啤麦5号被引量:1
《麦类作物学报》2023年第1期130-130,共1页尚佳薇 刁艳玲 孙丹 王秀君 刁鹤楠 于洋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20年度院级科研项目(2020FJZX035);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5);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小麦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项目。
龙啤麦5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2005年以红00-965为母本、龙啤麦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方法选育的优质抗病啤用大麦新品种。2012-2013年进行预备鉴定和产量鉴定试验,2014-2015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16-2017年...
关键词:异地鉴定 非主要农作物 区域试验 啤用大麦 啤麦 特征特性 春性 品种登记 
优质高产食用大麦新品种—龙稞1号
《麦类作物学报》2022年第8期1046-1046,共1页孙丹 刁艳玲 尚佳薇 刁鹤楠 王秀君 于洋 刘文林 王翔宇 李冬梅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CARS-05);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小麦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项目。
龙稞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苏啤3号与垦啤麦9号杂交的F_(1)代为母本,与甘啤2号和青海多棱青稞08N1092杂交的F_(1)代进行有性复合杂交后,利用系谱方法选育的黑龙江省第一个优质抗病粮用的大麦新品种。2017-2018年完...
关键词:大麦新品种 复合杂交 非主要农作物 区域试验 啤麦 品种登记 苏啤3号 青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