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林

作品数:5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O2第一性原理研究石墨烯DFT-D掺杂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物理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第一性原理研究O_2在CrN_4掺杂石墨烯上的氢化被引量:12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6年第5期779-784,共6页许庆冉 李硕 李燕 薛洁 张喜林 路战胜 杨宗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4070;1114700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5HASTIT016);"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310401)
掺杂是调制graphene催化特性的有效方法 .掺杂的石墨烯,因其具有对氧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而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材料.采用包含色散力校正的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DFT-D)系统的研究了O_2在CrN_4掺杂的...
关键词:CrN4掺杂的石墨烯 O2氢化 DFT-D 
Ni与钇稳定的氧化锆(111)表面相互作用以及界面活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物理学报》2016年第6期320-327,共8页董珊 张岩星 张喜林 许晓培 毛建军 李东霖 陈志明 马款 范政权 魏丹丹 杨宗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174070;11474086);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批准号:201310476036)资助的课题~~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Ni原子在钇稳定的氧化锆(YSZ)(111)和富氧的YSZ(YSZ+O)(111)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以及CO和O_2分子在Ni_1(单个镍原子)/YSZ和Ni_1/YSZ+O表面吸附的几何与电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单个Ni...
关键词:Ni/钇稳定的氧化锆 CO吸附 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研究O_2在TiN_4掺杂石墨烯上的氢化被引量:2
《物理学报》2015年第21期326-330,共5页路战胜 李燕 程莹洁 李硕 张喜林 徐国亮 杨宗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401078;1147408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15 HASTIT016)资助的课题~~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材料,金属与N共掺杂的石墨烯因其对氧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采用包含色散力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地研究了O2在TiN4掺杂的Graphene上的吸附,氢化特性.结果表明:1)O...
关键词:TiN4掺杂的Graphene O2氢化 第一性原理 
O_2在Si掺杂石墨烯上吸附与活化被引量:10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5年第5期865-869,共5页程莹洁 张喜林 薛鹏雁 徐国亮 路战胜 杨宗献 
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201310476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4070;11147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1399;2011038);河南师范大学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和博士启动基金
采用包含色散力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D)研究了O2在Si掺杂石墨烯(Si-Gra)上吸附与活化.研究结果表明:1)与纯净石墨烯相比,Si掺杂极大的增强了石墨烯对O2的吸附能力.O2的最稳定吸附构型是以Side-on模式吸附在掺杂的Si的顶位,形成O-...
关键词:Si掺杂石墨烯 O2 DFT-D 
S在Pt皮肤Pt_3Ni(111)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4年第4期635-638,共4页张喜林 殷岩 李沙沙 张岩星 路战胜 杨宗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4070;11147006)资助的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河南省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012M521399;2011038);河南师范大学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和博士启动基金资助课题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并分析了S原子在Pt皮肤Pt3Ni(111)面不同位置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S原子在Pt皮肤Pt3Ni的fcc位吸附最强,吸附能为5.49eV;与S原子在纯净的Pt(111)表面吸附相比较,S原子在Pt皮肤Pt3Ni(111)面相...
关键词:Pt皮肤Pt3Ni S 吸附特性 密度泛函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