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平

作品数:9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前寒武纪华夏古陆活动陆缘晚前寒武纪赣杭构造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地质》《福建地质》《地质论评》《铀矿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赣杭构造带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的探讨被引量:18
《铀矿地质》1999年第2期71-76,共6页邓家瑞 张志平 
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的确立,是在长期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并完善的。通过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综合分析表明:华夏古陆是一个被肢解了的早前寒武纪古大陆;中元古代晚期浙西—赣东北为华夏古陆的活动陆缘;武陵运动是华南最重要的造山运...
关键词:大地构造背景 赣杭构造带 断层 铀矿床 矿床成矿 
闽、浙、赣晚前寒武纪构造格局探讨被引量:7
《地质论评》1998年第6期561-567,共7页邓家瑞 张志平 
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在长期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通过闽、浙、赣地区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综合分析研究;浙西—赣东北地区中元古代晚期为华夏古陆的活动陆缘;武陵运动是华南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板块在赣东北断裂带一线碰撞,...
关键词:活动陆缘 晚前寒武纪 华夏古陆 构造格局 地块 
试论华夏古陆──晚前寒武纪活动证据
《福建地质》1998年第3期131-138,共8页邓家瑞 张志平 
通过对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的综合研究认为:华南存在早─中元古代结晶基底;中元古代晚期江南古陆南缘是华夏古陆的活动陆缘;武陵运动是华南一次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沿江南古陆南缘发生碰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
关键词:活动陆缘 前寒武纪 华夏古陆 大陆 
华夏古陆晚前寒武纪的活动痕迹被引量:6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8年第2期46-53,共8页邓家瑞 张志平 
通过对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中元古代晚期浙西-赣东北地区是华夏古陆的活动陆缘;武陵运动是华南一次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沿赣东北断裂带发生碰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陆”。
关键词:活动陆缘 晚前寒武纪 华夏古陆 活动痕迹 
华夏古陆活动大陆边缘的探讨被引量:4
《江西地质》1998年第1期1-7,共7页邓家瑞 张志平 
本文阐述了华南中元古代晚期活动陆缘特征。根据带内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古地磁、侵入作用、构造变形、深部构造、中元古代晚期沉积作用及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证明活动陆缘是南华洋壳向南部古大陆俯冲的产物。武陵运动是华南最重要的运...
关键词:前寒武纪 华夏古陆 大陆边缘 古陆活动 
赣杭构造带前寒武纪构造格局的探讨被引量:15
《铀矿地质》1997年第6期321-326,共6页邓家瑞 张志平 
对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的认识,在长期的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本文通过对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华夏古陆是一个被肢解了的早元古代古大陆;中元古代晚期浙西-赣东北地区是华夏古陆的活动大陆边缘;武陵运动是华南一...
关键词:赣杭构造带 大陆边缘 前寒武纪 铀矿床 构造格局 
闽浙赣加里东期构造格架探讨被引量:9
《江西地质》1996年第4期289-295,共7页邓家瑞 张志平 
通过对前泥盆纪变质岩建造、构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闽浙赣边境加里东期主要由浙西-赣东北拗拉褶、浙闽-赣东隆起区和闽西南-赣南裂陷褶组成。
关键词:闽浙赣 加里东期 构造格架 变质岩 泥盆纪 
雪峰古陆的加里东期推覆构造被引量:9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201-210,共10页邓家瑞 张志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对雪峰古陆下古生界缺失带是否存在、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深部地球物理资料以及早古生代岩相带变窄作了研究,确定了该区确实存在加里东期推覆构造,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推覆构造 滑脱层 前锋带 加里东期 雪峰地区 
浙西—赣东北前寒武纪构造格局初探被引量:2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18-25,103,共8页邓家瑞 张志平 
本文通过对浙西一赣东北地区前寒武系建造、构造分析,阐明了该地区古构造特征。东安运动是区内最重要的一次构造运动,“江南”和“華夏”相继褶皱回返,形成古陆,奠定了该区总构造格局的基础。晚元古代发生了强烈的裂陷作用,发育了一套...
关键词:前寒武纪 构造格局 构造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