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遇春

作品数:4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灰色系统土地利用干旱区绿洲耕地资源态势耕地资源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张掖地区近35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被引量:13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2期81-86,共6页姜晓勇 张勃 张遇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甘肃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31-A21-005530);西北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NWNU-QN-05-42)资助
利用张掖地区6个气象站1970-2004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月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张掖地区近3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70-2004年张掖地区的气温呈现...
关键词:张掖地区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黑河中游近49年降水序列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以张掖市为例被引量:12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84-88,共5页张遇春 张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35053);甘肃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31-A21-005530);生态经济学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资助
黑河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所处地带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旱是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危害最大的主要灾害。因此,对该地区降水序列的研究以及对干旱的预测尤显重要。本文以张掖市为例,采用高台、民乐、山丹、肃南、临泽和甘州6个观测...
关键词:降水量 灰色系统 GM(1.1)模型 干旱预测 
绿洲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被引量:5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9期2683-2684,2755,共3页张遇春 张勃 姜晓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甘肃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31-A21-005530);生态经济学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资助
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张掖市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10年来,变化尤为突出,从而引起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的相应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样点,剖析了县域土地利用动态以及变化情况,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驱动机制 相关分析 因子模型 
张掖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态势及特征分析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期165-167,共3页姜晓勇 张勃 张华 张遇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甘肃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31-A21-005530);西北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NWNU-QN-05-42)
引进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覆盖的景观格局指数,重点揭示1996~2004年张掖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程度、时空差异及土地利用/覆盖的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以牧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为主;建设用地和林地增幅显著...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的动态度 空间格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