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暾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乔司监狱更多>>
发文主题:短刑犯人格人身危险性刑期范式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科学》《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犯罪研究》《中国监狱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男性犯罪者人格对人身危险性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被引量:5
《心理科学》2016年第5期1223-1228,共6页徐暾 马立骥 
浙江省司法厅重点项目(2013-2)的资助
以463名男性犯罪者为调查对象,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探讨人格、成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人身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和犯罪次数是人身危险性的重要预测变量。(2)人格可以显著预测人身危险性。(3)社会支持调节...
关键词:男性犯罪者 人格 社会支持 应付方式 人身危险性 
短刑期罪犯劳动报酬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6年第9期47-53,共7页徐暾 马立骥 
一、导言 (一)本调查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对罪犯的劳动报酬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在监狱的实际管理中,推行劳动报酬制对于罪犯的管理...
关键词:罪犯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调查 现状 刑期 劳动报酬制 管理 短刑犯 
运用人格理论分类矫正男性短刑犯的调查报告
《犯罪研究》2016年第2期66-73,共8页徐暾 陈建国 
运用人格理论,以实证研究考察短刑犯分类矫正的具体实施情况,是了解这一实施方案运作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风险-需求-反应模型为指导,对377名男性短刑犯展开问卷调查。首先,依据人身危险性问卷筛选出252名中高危险性短刑犯;其次,根...
关键词:短刑犯 分类矫正 危险性评估 调查报告 
男性短刑犯循证矫正的实证研究
《中国监狱学刊》2015年第6期96-102,共7页徐洪城 徐暾 
循证矫正是目前我国刑事司法系统正在推行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罪犯矫正方法,它的基础是通过研究犯因性需求等获得最佳证据,实现矫正效益的最大化。本研究从监狱实际工作出发,以风险-需求-反应模型为指导,对377名男性短刑犯进行再犯风...
关键词:短刑犯 循证矫正 风险评估 犯因性需求 
不同刑期男性罪犯人格与改造表现的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2015年第11期85-92,共8页徐暾 陈建国 周劼 
通过对271名不同刑期男性罪犯人格问卷和改造表现问卷调查,以探讨不同刑期男性罪犯的人格与改造表现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人格分数高的罪犯改造表现成绩优于人格分数低的罪犯。(2)中长刑期罪犯人格与改造表现呈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罪犯 人格 改造表现 
男性罪犯重新犯罪成因的实证分析及矫治策略
《中国监狱学刊》2014年第5期78-85,共8页徐暾 
男性成年罪犯重新犯罪的成因相当复杂,对其探讨涉及多个学科的层面,并渐有“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融合趋势。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对387名在押男性罪犯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初犯、累犯、再犯(累犯除外)在探讨人格、应付方式、社会...
关键词:男性罪犯 重新犯罪 人身危险性 
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浙江省乔司监狱为例被引量:4
《中国监狱学刊》2013年第6期90-97,共8页徐暾 陈建国 
开展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和刑释后的生存发展能力,帮助其顺利从“监狱人”转变为“合格社会人”,从而最终实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本调查通过考察服刑人员对不同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服刑人员 职业技能培训 现状对策 
时距估计范式研究概述被引量: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第4期42-43,共2页徐暾 
时距估计研究存在着两种实验范式,即预期式实验范式和回溯式实验范式。通过回顾两种范式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时距估计范式的影响,尤其是句法意义和情绪对时距估计的影响,对时距估计范式的认知加工,特别是任务转换加工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时距估计 预期式范式 回溯式范式 
估计事件完成时间所需的时间和空间信息被引量:3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第10期185-185,共1页徐暾 
20世纪初期,时间心理学逐渐兴起,时间估计研究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Hecht在2000年提出人们是通过使用知觉和算术技能来估计事件完成时间的,Stephken k.Reed和Bob hoffman提出了进行事件完成时间估计的四种策略。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了还...
关键词:事件完成时间 时间估计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