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航

作品数:12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风俗通义》风俗通义文学艺术色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湘潮》《芒种(下半月)》《芒种》《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齐诗歌唱略探
《四川戏剧》2021年第1期189-192,共4页李欣航 崔梦笛 
对先秦诗歌的探究,是对诗歌传唱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探究齐诗,可在文献中找寻到其具体演唱形式。齐诗既有饱含演唱者个人情绪、深情演绎、极富魅力的独唱,又有更具舞台表现力的合唱。可见,在先秦时期,齐诗是富有一定的戏剧艺术特质的...
关键词:先秦诗歌 齐诗 独唱 合唱 
齐地史前文化进程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9期80-84,共5页李欣航 
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校级课题"齐国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4QN68)的阶段性成果
齐地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近年间的考古发现资料,齐地从公元前40到50万年前此地发现有人类活动开始,到新石器时代,历经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四个不同的阶段,其间农业、手工业、制造业、冶炼业得到了持续...
关键词:齐地 史前 文化 
川剧《晏婴说楚》对晏婴形象的塑造
《四川戏剧》2015年第5期47-49,共3页李欣航 
四川师范大学校级青年课题"齐国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14qn68
晏婴作为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有诸多作品对其故事进行述录,川剧《晏婴说楚》承继了《晏子春秋》中晏婴使楚的故事,借鉴了《东周列国志》中《晏仲平巧辩服荆蛮》的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敷衍和拓展。通过戏曲的形式,塑造了一个鲜活...
关键词:川剧 晏婴说楚 形象塑造 
《管子》章节论述特色研究
《芒种》2014年第10期67-68,共2页李欣航 
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校级课题14qn68“齐国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管子》一书除了能集中地反映管仲的思想和治国方略以外,也可以把此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待,在具体的章节中,能够针对问题逻辑严谨地展开论述,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论述具体问题。
关键词:《管子》 论述 特色 
近年来齐文学研究概况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4期176-180,共5页李欣航 
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校级课题"齐国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齐国作为周王朝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先后经历了春秋战国约八百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对于齐国文学的研究,直到最近20年,才引起学界的普遍重视,伴随着出土文献的整理,以及关于齐国文化研究的深入,对于先秦齐国文学...
关键词:齐国文学 研究概况 
试论《晏子春秋》塑造人物的多样化手法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2-26,共5页李欣航 
四川师范大学校级课题"齐国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4qn68)的阶段性成果
《晏子春秋》作为一部反映晏婴生平事迹的文学作品,对于书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采用了多角度立体的方式,对于同一个人物能够选取多个材料来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使得人物的形象丰满而富有感染力。本文从《晏子春秋》的结构入手,通过具体篇...
关键词:晏子春秋 人物塑造 多样化 
试论钟离春形象对于《齐风》的延续
《四川戏剧》2014年第5期103-107,共5页李欣航 
四川师范大学校级青年课题"齐国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qn68
刘向在《列女传》记载了战国时期齐宣王正后钟离春之事,此后,相继出现了杂剧《智勇定齐》、京剧《湘江会》等戏剧作品,近年,又有一些关于此事的影视作品塑造了为数众多的钟离春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联系到春秋时期...
关键词:钟离春 齐风 延续 
诸葛亮南征问题考
《芒种(下半月)》2013年第10期117-118,共2页符丽平 李欣航 
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军南征,其秋悉平。此事,史书《三国志》《华阳国志》记载简略,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谜题。2011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凉山州博物馆紧密合作,重走诸葛亮南征路,现结合现场考察情况及相关史料,对诸葛亮南征两个...
关键词:诸葛亮 《华阳国志》 《三国志》 成都武侯祠 现场考察 博物馆 凉山州 
中国“小说”一词的流变刍议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期36-37,共2页李欣航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指的是"琐屑之言""浅识小道",小说的概念圈定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空间,涵盖面也极为广大,而其地位与功用也是相对于那些界定为正经著作的历史传说、方术秘籍以及礼教民俗而言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关键词:小说 文学 流变 
谈《风俗通义》的小说色彩被引量:1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6-28,共3页李欣航 
《风俗通义》所处的时代,对于中国小说发展史而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通过对《风俗通义》所记录故事的分析,可以发现《风俗通义》不仅仅只是一部简单的民俗学著作,在其故事的内容上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小说"的因素,使我们可以看到...
关键词:风俗通义 小说 古代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