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生

作品数:16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生态修复生态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城市建筑空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林业经济》《工业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供需匹配视角下医疗设施配置与可达性研究——以赤峰市敖汉旗为例
《城市建筑空间》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倪杰 李殿生 张铭泽 李振兴 
医疗设施作为城市重要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公众基本生命健康权益,其配置水平直接关系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医疗设施可达性对全民健康推行至关重要。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例,探讨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将敖汉旗医疗设施划分为3级,以...
关键词:供需匹配 医疗设施 设施配置 可达性 
供需平衡视角下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评价及布局优化研究——以寿光市中心城区为例
《城市建筑空间》2024年第S01期20-23,共4页刘岩 李殿生 王旸 李振兴 
在我国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城市公园绿地以游憩功能为主,其高品质供给与需求满意程度的提高对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以寿光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以居住片区为基本单元,从供需平衡的...
关键词:供需平衡 公园绿地 游憩服务 
基于形态基因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工人村为例
《城市建筑空间》2024年第5期89-91,共3页杜柏莹 李殿生 李振兴 白千可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工人村逐渐失去工人文化的历史色彩,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文化需求。以沈阳市铁西工人村为例,总结交通空间、居住空间及游憩空间方面现存问题,提取铁西工业区空间形态基因,利用其生成肌理和构建规则剖析铁西...
关键词:城市更新 形态基因 历史文化街区 
基于步行友好的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街区为例被引量:1
《城市建筑空间》2024年第3期113-115,共3页董艺南 李殿生 李振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呼吸系统健康的城市公共空间致病机制及优化研究(52008267)。
在提倡低碳出行的背景下,步行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生活性街道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使用频率最高的街道类型,其中步行活动发生的频率及质量受街道空间品质直接影响。基于此,构建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以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街区为例,...
关键词:步行友好性 生活性街道 街道空间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健康单元空间优化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南四块片区为例
《城市建筑空间》2023年第S01期189-193,共5页宫铭泽 李殿生 吕丽杰 李振兴 王馨淳 
社区生活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与社区生活圈适配的公共健康单元能促进居民的健康,从最基础的生活层级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以上海市嘉定南四块片区为例,分析社区公共健康单元的设计原则及运行机制,从健康活动空间、健康交通网络...
关键词:社区生活圈 公共健康单元 健康 空间设计 
以煤矸石处置利用为导向的废弃矿区空间规划研究——以阜新市百年赛道城为例被引量:1
《城市建筑空间》2022年第9期51-54,共4页黄清华 高杨 李殿生 马艳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Infw202016)。
阜新市新邱区已有百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开采过程中剥离的煤矸石总量超过3亿t。由于开采时间长、矿区权属复杂等原因,地质灾害频发,煤矸石成分复杂,空间分布无序,处置利用效率低,严重阻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空间再利用进程。研究对新...
关键词:生态修复 煤矸石 废弃矿区 空间优化 
基于城市形态参数的沈阳地表热环境评估方法及规划响应被引量:2
《工业建筑》2022年第5期42-50,共9页周诗文 石铁矛 李绥 李殿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0704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421,51878418)。
掌握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对热环境的影响机理是提升城市气候适应性的关键,构建科学的热环境效应预测模型是改善城市气候环境的有效途径。以沈阳市为研究对象,建立表征空间容量和形态特征的参数集,通过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关键参数...
关键词:城市形态 热环境 评估模型 导控策略 
EOD导向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开发模式研究——以阜新市新邱区为例被引量:2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7-124,共8页李殿生 刘蕊 高杨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lnfw202016)。
在充分分析研究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赛事触媒效应+产业”的联合开发的“新邱模式”,将废弃矿坑生态环境修复规划、建设、运营与引入的赛事经济共同带动的环保、文旅、教育等产业的规划、建设、市场运作紧密...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发展 EOD模式 空间优化 生态修复 
以复合生态效应评价为支撑的绿色城市新区规划框架研究被引量:5
《城市发展研究》2021年第4期29-36,共8页周诗文 石铁矛 李绥 李殿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优化技术”(2018YFC0704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要素生态风险过程的矿业城市空间格局优化方法研究”(51978421);住建部课题“基于碳汇功能承载力评价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2018-K2-002)。
绿色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应该以生态优先为导向,构建以生态功能提升为目标的规划技术方法与管控体系。在系统梳理现有绿色城市新区评价标准、理论方法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复合生态效应评价为支撑的绿色城市新区规划创新思路:...
关键词:复合生态效应 评价 城市新区 规划设计 
基于核心生态要素优化导向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方法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21年第4期92-96,共5页周诗文 石铁矛 李殿生 李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编号:2018YFC0704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要素生态风险过程的矿业城市空间格局优化方法研究”(编号:51978421)。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应该在生态优先的目标下,建立起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的技术方法与管控体系。该文分析了生态文明导向、数字化技术发展对城市新区规划方法创新带来的推动作用,采用CiteSpace对城市新区...
关键词:生态优先 核心生态要素 城市新区 规划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