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明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罗伯特·弗罗斯特厨房布鲁克斯公寓灰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榆林学院学报》《外国文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西流的小河”:爱情与时间的现象学阐释
《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37-44,共8页李海明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进行研究,"西流的小河"是一首不应忽略的好诗。"西流的小河"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强烈的哲学意蕴。诗由男女二人对话组成,女主人公谈爱情,男主人公谈时间,而爱情与时间都与河流非同寻常地反向西流有关。诗人将诗情、爱情...
关键词:“西流的小河” 爱情 时间 意向性 内在时间意识 
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自诗——《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评析被引量:2
《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64-67,共4页李海明 
维多利亚时期的大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对英国诗歌最具独创性的贡献是成功地发展了“戏剧独白”的诗歌体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戏剧独白诗的代表作——《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戏剧独白的特色做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我已故的公爵夫人》 戏剧性 戏剧独白 
诗歌的本体性思维色彩:关注人类社会的真相与趋向——《芝加哥》与《熟悉黑夜》评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74-77,共4页李海明 
 较之意象派诗歌,卡尔·桑德伯格的《芝加哥》更具有深广的本体性的思维:该诗直面人生,关注着人类社会的真相与趋向。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熟悉黑夜》寄希望于理想世界,可以说是对《芝加哥》一诗最好的诠释与发展。这两首诗显示了诗歌...
关键词:本体性思维 人类社会的真相与趋向 人类生存 
心灵的礼赞与哲理的冥思——析雪莱《致云雀》的双重意蕴被引量:3
《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3-66,共4页李海明 
从诗学的角度分析了雪莱《致云雀》一诗,认为它的深刻意蕴在于它对人类心灵美进行礼赞、对人生本体意义进行思考。人类的心灵在本质上是趋向美和理想的,在这个意义上,雪莱的这首诗无愧于优秀的诗作,它以其独特的思考震撼读者心灵。
关键词:雪莱 《致云雀》 诗学 意蕴 心灵美 人生本体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