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喜

作品数:4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构造热事件裂变径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构造-热事件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地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沉积学报》《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北部中—新生代构造-热事件:来自柴西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制约被引量:18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第5期1466-1475,共10页高军平 方小敏 宋春晖 李生喜 薛建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5CB42001)
柴西地区堆积了巨厚的新生界,不仅赋存有青海油田,且因紧邻阿尔金断裂和昆北断裂而蕴藏丰富的盆山耦合信息。对碎屑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自渐新世以来,研究区经历了早期(32~3Ma或4Ma)的压陷-抬升和晚期(<3Ma或4...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磷灰石 裂变径迹 新生代 构造热事件 
柴西西岔沟剖面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对物源区构造活动的制约被引量:6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1-7,共7页高军平 李生喜 戴霜 李艾银 彭杨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5CB422001);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06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家群体研究项目(40421101)
对柴西西岔沟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研究表明:沉积源区主要为遭受150~290 Ma热事件影响的阿尔金山带,在晚近纪晚期以后有古近系的加入;同时记录的发生于源区的构造热事件最早为海西早期,在海西中期有所加强,海西晚期之后至燕山...
关键词:锆石 裂变径迹 构造热事件 物源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碎屑锆石FT年龄对蚀源区的约束被引量:6
《世界地质》2009年第2期148-156,共9页高军平 彭杨宏 宋春晖 袁万明 李生喜 
"973"项目(2005CB42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家群体研究项目(40421101);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06016)和联合资助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研究表明,沉积物主要蚀源区是遭受海西-印支运动影响的盆地周缘山地,燕山运动仅在柴西阿尔金山有所表现。揭示出蚀源区发生过多次的(热)构造运动,在柴北缘有5次(~284.5Ma、~263.6Ma、...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锆石裂变径迹 阿尔金断裂 沉积源区 构造热事件 
柴西西岔沟新近系磁组构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
《沉积学报》2009年第1期128-136,共9页高军平 李艾银 宋春晖 彭杨宏 张伟林 李生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批准号:2005CB4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家群体研究项目(批准号:40421101);教育部重大项目(批准号:306016)资助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地区)的干柴沟背斜南西翼的西岔沟层型剖面进行系统测制和2~3m等间隔磁性地层学、磁化率各向异性系统采样,并进行精确测量,利用在该区建立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资料,结合沉积学等研究,讨论了...
关键词:磁组构 柴达木盆地 气候变化 西岔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