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艳

作品数:19被引量:14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度大气环流季节内振荡旱涝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气候与环境研究》《气象》《干旱气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季欧亚中高纬大气ISO与欧洲阻塞频率的联系及其对极端高温事件的协同作用
《大气科学》2024年第3期1043-1058,共16页温昕晟 杨双艳 高铭祥 李天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0805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504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1066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3D01B06。
本文利用1979~2018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欧亚中高纬地区10~30天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时空演变及其对欧洲阻塞频率的影响,并探讨了两者对欧亚极端高温发生频率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欧亚中高纬10~30天大气ISO表现出东传和西...
关键词:欧亚中高纬 季节内振荡 欧洲阻塞 极端高温 
夏季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准双周振荡强度的年际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的联系被引量:1
《大气科学》2023年第2期327-342,共16页田佳 杨双艳 刘雅舒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10660;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300132。
基于1979~2018年中国高分辨率格点降水资料、NCEP/NCAR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简称高原)非绝热加热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的主要模态(南部集中型)强度的年际变化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之间的联...
关键词:青藏高原 非绝热加热 准双周振荡 年际变化 降水异常 
两类厄尔尼诺背景下MJO对太平洋阻塞频率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大气科学》2023年第2期487-501,共15页高铭祥 杨双艳 王强 李天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8810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10660;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放课题LTO2116。
本文基于1979~2019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数据和二维阻塞指数,探究了冬季两类(中部型和东部型)厄尔尼诺背景下热带季节内振荡(MJO)对太平洋地区阻塞频率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选取出现频次较高且平均振幅较强的位相3和7进行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太平洋阻塞频率 热带季节内振荡(MJO) 东部型厄尔尼诺 中部型厄尔尼诺 
MJO与北半球高纬地区冬季地表气温异常的联系被引量:2
《气象》2021年第1期49-59,共11页崔静 杨双艳 LI Tim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803、2018YFC1505602);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KJB17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04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引进启动基金(2018R027)共同资助。
基于1979—2016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季节内振荡(MJO)和北半球冬季高纬地区地表气温(SAT)之间的联系。利用实时多变量MJO(RMM)指数,将MJO分为8个位相,其中位相2(位相6)对应于位于印度洋地区的正(负)对流。不同MJO位相下...
关键词:MJO 地表气温 罗斯贝波列 波活动通量 
中高纬大气ISO对夏季鄂海阻高形成和维持的调节作用被引量:7
《大气科学学报》2020年第1期104-115,共12页杨双艳 李天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80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KJB17001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引进启动基金(2018R027)。
运用1979—2015年的逐日NCEP-DOE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简称“鄂海阻高”)与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简称“ISO”)之间的可能联系。研究发现,ISO扰动与夏季鄂海阻高在关键区(130°~160°E,60°~75°N)有最好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鄂海阻高 中高纬季节内振荡 波活动通量 位势倾向诊断 
青藏高原两类对流层顶频率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与同纬度地区的差异被引量:1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7年第4期508-518,共11页秦亚兰 周顺武 张人禾 杨双艳 闫梓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955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5070、41275095、41675039、91537213、41641042
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温度资料,依据温度递减率插值法,计算出北半球两类对流层顶(热带对流层顶和极地对流层顶)频率数据。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两类对流层顶频率在季节变化上的差异,并讨论了青藏高原两类对...
关键词:青藏高原 热带对流层顶 极地对流层顶 频率 季节变化 高空温度 
大气准双周振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大气科学学报》2015年第6期855-864,共10页杨双艳 武炳义 胡景高 周顺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基金(2014R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5034;4092100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00602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经费(2010Z003)
大气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主要是指时间尺度为10~20 d的振荡,它是大气中重要的低频系统之一,是在研究季风天气及其相联系的季风系统时被发现的。QBWO对大范围的长期天气变化及异常有着重要影响,且具有全球性...
关键词:准双周振荡 研究进展 特征 机理 影响 展望 
冬季强、弱平流层增温事件的发生与春季最后增温事件爆发早晚的联系被引量: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第4期389-401,共13页胡景高 任荣彩 徐海明 杨双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0CB4286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基金(编号:2014R010);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利用1958-2012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平流层冬季强、弱爆发性增温事件(SSW)的发生和春季最后增温事件(SFW)爆发的早晚进行了统计、对比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冬季SSW事件的强、弱以及发生与否,可关系到后期春季SFW事件爆发的...
关键词:平流层 强爆发性增温事件 弱爆发性增温事件 最后增温事件 
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传播及其与欧亚遥相关型的关系被引量:20
《大气科学》2014年第1期121-132,共12页杨双艳 武炳义 张人禾 周顺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21064;40875052;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906017;GYHY20100602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经费2010Z00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LFO)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年际尺度上与同期欧亚大气背景环流场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冬季欧亚中高纬LFO以10-30d周期为主,且具有明显向东南方向传播的特征。其经、纬向平...
关键词:欧亚中高纬 度大气低频振荡 传播特征 欧亚遥相关型 
夏季欧亚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纬向传播特征被引量:7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7期1220-1230,共11页杨双艳 武炳义 张人禾 周顺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221064;40875052);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编号:GYHY200906017;GYHY20100602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编号:2010Z003)资助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线性回归和位相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夏季(5~8月)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主要低频周期的低频环流的纬向传播特征,并对其环流实体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欧亚中高纬度对流层中层(500hPa)的...
关键词:10~30d低频振荡 欧亚中高纬度 传播特征 环流实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