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国

作品数:12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园艺系更多>>
发文主题:蔬菜栽培生物学特性食用部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丝瓜新型棚架高效省本栽培被引量:1
《南京农专学报》1998年第4期20-23,共4页管建国 
介绍了丝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和新型棚架栽培形式,比较了几种支架形式的优劣,阐述了新型棚架投资省、成本低、田间管理方便等突出特点,便于在生产中快速推广应用。
关键词:丝瓜 棚架 栽培 
蔬菜铅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被引量:13
《南京农专学报》1998年第3期22-27,共6页管建国 宋佩扬 潘如圭 潘秀琴 
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94[农]303
在金属冶炼厂周围和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的蔬菜均受到铅污染,污染源为工业企业排放的烟尘废气和汽车尾气。蔬菜食用部位中的铅含量与菜地距公路的距离成负相关;相同距离点上生长的不同蔬菜中铅含量有明显差别,表明不同种类的蔬菜吸收...
关键词:蔬菜  污染 防治对策 
蒌蒿的生物学特性与经济栽培被引量:5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63-65,共3页管建国 宋佩扬 
阐述蒌蒿的起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分类地位,介绍蒌蒿地膜轻松浮面覆盖栽培形式,并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角度提出激素使用、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蒌蒿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南京郊区蔬菜中氟、硫、氯含量及评价被引量:4
《江苏环境科技》1997年第1期1-6,共6页潘如圭 宋佩扬 潘秀琴 管建国 
通过对南京郊区蔬菜可食部位的氟、硫、氯的监测分析,以便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治大气和土壤污染物污染蔬菜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经实验区与对照区的比较,该市郊区的蔬菜已受到轻一中度污染,尤以春菜受污染最重,但污染状况呈逐年下降的...
关键词:蔬菜    评价 生物监测 空气污染 
蒌蒿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7
《南京农专学报》1996年第3期27-30,共4页管建国 宋佩扬 
阐述了蒌蒿的起源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了其分类地位;介绍了蒌蒿地膜轻松浮面覆盖栽培形式,并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角度提出了激素使用、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蒌蒿 生物学特性 栽培 
芦蒿及其栽培被引量:4
《南京农专学报》1996年第1期5-9,共5页张道宽 宋佩扬 管建国 
简要论述了芦蒿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的意义;系统介绍了芦蒿的栽培技术;着重讨论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早熟、高产、低成本措施。
关键词:南京 芦蒿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南京市20种蔬菜氟、硫、氯元素含量研究被引量:6
《农村生态环境》1995年第3期26-30,共5页潘如圭 宋佩扬 管建国 潘秀琴 
从1991年起连续三年在南京市的四个主要蔬菜基地采集了不同季节的20种常用蔬菜样品,测定了食用部位中氟、硫、氯3种元素的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元素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清洁对照点,叶菜类蔬菜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大部分...
关键词:南京市 蔬菜    生物监测 
校园基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改良对策
《南京农专学报》1995年第3期18-22,共5页梁永红 管建国 
试验测定了校园基地土壤耕层的一般理化性状,得出如下结论:①花卉基地、菜地土壤结构较好,富含有机质、水解性氮、速效磷,这是多年培肥改土的结果。②蓍草园、桃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缺少速效钾。经改良可进一步利用。③学生宿舍院内...
关键词:校园基地 土壤 理化性质 改良对策 
南京市郊大气二氧化硫、氟化物、氯化物对蔬菜食用部位的影响及评价(课题总报告)
《南京农专学报》1995年第1期8-16,共9页宋佩扬 管建国 潘如圭 杨争平 潘秀琴 
课题获南京市1994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本试验对市郊蔬菜食用部位的二氧化硫、氟化物、氯化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大气氟、氯、硫对蔬菜食用部位的污染,氯化物大于氟化物和二氧化硫。市郊蔬菜食用部位氟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硫、氯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略偏高。(2)不同年...
关键词:蔬菜 食用部位    污染 南京市郊 
南京城郊蔬菜食用部位含硫量现状调查被引量:1
《南京农专学报》1994年第3期18-23,共6页潘如圭 潘秀琴 宋佩扬 管建国 杨争平 
南京城郊蔬菜食用部位含硫量的现状:(1)一年四季的蔬菜以秋、冬季含硫量高,春、夏季低,这与秋、冬季大气中SO_2浓度升高相关。(2)不同蔬菜吸收大气中SO_2能力有明显的差别。大白菜吸SO_2能力最强(超过11g/kg),其次是莴笋、甘兰,最弱是...
关键词:蔬菜 食用部位  含硫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