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朝浩

作品数:16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参数化设计壳体结构艺术建筑设计方案极小曲面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建筑》《南方建筑》《世界建筑》《华中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结构美与文化美之跨界融合:东莞滨海湾大桥建筑创作
《世界建筑》2025年第3期168-175,共8页何镜堂 梁立农 卢珊丽 苏朝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308218;东莞市发展战略院士咨询委员会研究课题,项目编号:Dsaaco-2022-03;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研究开发项目,项目编号:2021-K1-121149。
东莞滨海湾大桥的设计,是一次技术与艺术、桥梁与建筑之间“跨越式”结合的开拓性实践。本文基于城市中桥梁基础设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时代机遇,以及桥梁美学与建筑美学之间的异同分析,从学科交叉、行业跨界合作的角度,提出了面向结构...
关键词:桥梁美学 文化性 时代性 斜拉桥 基础设施 
从数学模型向力学模型的极小曲面薄壳的数字建构
《工业建筑》2022年第9期53-59,79,共8页苏朝浩 张枢健 何永鹏 陈庆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218);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7ZB13);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研究开发项目(2021-K1-121149)。
极小曲面由数学公式及计算机算法生成,具有特别的数学美感和艺术状态,为建筑空间提供了新颖而丰富的创作题材。然而由于其形态复杂和极致轻薄,对结构设计以及曲面制作技术构成了高难度的挑战。从力学的角度切入,在分析力与形关系的基础...
关键词:极小曲面 结构找形 结构力学 极薄壳体 
大型极小曲面壳体数字化建造
《南方建筑》2021年第5期86-93,共8页苏朝浩 王俊聪 陈庆军 邓能涛 王子安 张枢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218):基于数学算法与结构力学协同机制之大跨度复杂结构形态研究;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018ZB13):自由网壳空间3D打印及装配建造——基于结构力学性能。
极小曲面由数学公式生成,具有特别的数学美感与艺术表现力。然而,由于高度复杂以及极致轻薄,对结构力学设计以及曲面制作技术,构成了高难度的挑战。从结构力学的角度切入,分析数学模型向力学模型转换的概念,并探讨了极小曲面的结构找形...
关键词:极小曲面 结构找形 参数化设计 极薄壳体 
场地集约下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公共性形态设计研究——以广东省交通设计大厦为例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21年第2期33-36,共4页陈盛德 何镜堂 苏朝浩 
随着城市高密度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不断缩减,场地集约也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的限制条件。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是高层建筑本身与城市连接的重要节点,其公共性设计也愈发重要。该文基于场地集约条件下,以案例调研分析和项目实践...
关键词:场地集约 高层建筑 底部空间 公共性形态 
文化语境下桥梁建筑创作中力与美的统一与表达——以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机场大路跨饮马河大桥方案设计为例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19年第11期53-53,54-56,共2页苏朝浩 崔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308218);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基金(编号:201506010038);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2017ZB13);广东省现代建筑创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助课题(编号:2016AZ03)
随着时代的发展,桥梁建筑的景观设计与艺术创作开始进入业界的视野,逐步成为城市文化景观设计的焦点命题。其中,从地域性与城市文脉的角度切入解题,进而进行桥梁建筑中特有的力与美的协同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创作思路。该文从地域、...
关键词:城市文脉 桥梁美学 关东文化 结构形态 
基于参数化设计之大跨度结构形态及表皮体系优化——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屋盖为例被引量:3
《建筑技艺》2019年第6期64-69,共6页苏朝浩 向科 施立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308218);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1506010038);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17ZB13)资助
参数化设计在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大屋盖设计为例,探讨了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表皮体系优化、结构形态对位及两者之间的协同调度方法,最终实现结构形态与表皮体系的一体化设计及高效施工。
关键词:大跨度 结构形态 表皮 参数化设计 
“蝶变”--一场由3D打印演绎的力与美的视觉盛宴被引量:1
《南方建筑》2018年第2期120-125,共6页苏朝浩 林康强 崔洋 孙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数学算法与结构力学协同机制之大跨度复杂结构形态研究,项目编号:51308218,51278070;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基金:面向单元组装式建筑3D打印技术之复杂结构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01506010038;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自由网壳空间3D打印及装配建造--基于结构力学性能,项目编号:2017ZB13;广东省现代建筑创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基于结构力学性能之复杂壳体3D打印,项目编号:2016AZ03
在进入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3D打印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和深刻改变建筑产业。"蝶变",作为2016年广州国际灯光节的大型3D打印作品,上演了力与美交融的视觉盛宴。该作品创作及研究通过力学分析与参数化设计协同的方法,重点研究面向3D打印工...
关键词:薄壳 3D打印 参数化设计 结构力学 
力与形的数字建构与调度——基于海帕壳体结构力学机制与建筑参数化设计之协同被引量:2
《新建筑》2016年第4期100-104,共5页苏朝浩 林康强 冒亚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218;51278070);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5060100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ZM0012)
建筑参数化设计与结构力学机制进行全过程的有效协同,构成了一个交叉学科的前沿科研课题。立足于结构工程学视角,采用力学分析与数学算法生形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讨、论证重新建构力与形关系的关键问题。以海帕壳体为例,在综合第一、第...
关键词:数字建构 结构力学机制 参数化设计 协同 海帕壳体 力流 
壳体结构形态的量化重构——基于建筑参数化设计技术与结构力学的协同机制被引量:4
《南方建筑》2016年第2期119-124,共6页苏朝浩 林康强 王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数学算法与结构力学协同机制之大跨度复杂结构形态研究;项目编号:5130821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算法与结构力学协同机制之建筑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S201204000746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于数学算法与结构力学协同机制之复杂变异壳体结构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014ZM0012
复杂形态与结构体系之间所存在的数学逻辑与力学法则之间的偏差,构成了当今国际建筑参数化设计深化研究与面向现实实施的困境与挑战。因此,实现数字化复杂形态与结构力学逻辑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该研究的初衷与最终目标。从结构工程学的角...
关键词:壳体 结构力学 参数化设计 协同机制 
现代语境下禅宗意境的物化演绎——新兴惠能纪念堂建筑设计方案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15年第10期70-73,共4页苏朝浩 林康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30821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ZM0012)
六祖惠能的禅宗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佛教文化发展与传承中影响广泛而深远。广东新兴县为了纪念六祖惠能及发扬其禅宗思想而立项建设新兴惠能纪念堂。在现代语境中,用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演绎禅宗艺术并传递禅宗精神,构成了建筑创作的重要...
关键词:六祖惠能 禅宗 虚空 纪念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