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祥

作品数:19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稳定性地质灾害工程岩体煤田地裂缝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市场》《水土保持研究》《地球与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岩体斜坡稳定性数学化动态理论的坡角设计方法与治理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1期177-178,共2页吴献峰 董昕 董兆祥 
本文以“岩体斜坡稳定性数字化动态预测方法”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岩体斜坡坡角与坡高相关性的动态模型的建立步骤。为定量地设计单滑动面地质结构岩体边坡提出保障同一安全系数下的坡角与坡高的动态表达式。以内蒙呼一武公路为例演示了...
关键词:岩体斜坡 坡角定量设计 坡角动态预测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工程勘察》2008年第10期68-71,共4页刘国辉 黄宁 董兆祥 贾敬 
基于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在工程勘察中所使用的方法具有轻便简捷、不受岩土饱水程度影响、浅层分辨率高和对测试点处场地条件要求低等优势,针对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现有技术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法进行工...
关键词:瞬态面波 岩体质量评价 完整性系数 
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对岩质边坡稳定的影响被引量:15
《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第2期217-221,共5页李治广 董兆祥 
边坡工程中,结构面抗剪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力学参数,合理地选择确定抗剪强度的方法,常常要分析c、Φ值在边坡稳定中的作用。根据极限平衡原理,对10~30m高的平面滑动型边坡不同抗剪强度的控稳结构面c、Φ值在边坡稳定中的作用进行了...
关键词:岩质边坡 抗剪强度参数 稳定系数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滑坡稳定性评价的数字化动态思维方法
《中国市场》2006年第52期90-91,共2页董兆祥 雷霆 宋雪琳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 结构体 动态分析 分析方法 岩体滑坡 稳定性评价方法 坡高 极限平衡理论 构造面 结构面 斜坡稳定性 坡角 滑动面 
确定岩体斜坡滑动面抗剪强度的动态反分析方法被引量:2
《地球与环境》2005年第B10期12-14,共3页董兆祥 于开宁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400)资助
滑动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在岩体滑坡的稳定性计算中是最重要的参数,也是最难以确定的。基于岩体抗剪强度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随机变量这一认识前提下,本文以西柏坡“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旧址滑坡为例提出了确定岩体斜坡滑动面抗剪强度的动...
关键词:岩体斜坡 反分析方法 滑动面抗剪强度 稳定性动态分析 
某小区住宅楼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设计
《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第3期45-47,共3页吕红华 董兆祥 李树德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 ( 1980 89)
本工程选择 5层细砂层为持力层 ,通过精心勘察、设计及计算 ,承载力和沉降变形都满足设计要求 ,为本地区此类工程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和值得借鉴的实例。
关键词:复合地基 方案选择 沉降变形 工程地质 黄土状土 湿陷性评价 地基处理 
敦煌民用机场地基的破坏机制与治理对策被引量:1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第3期78-80,共3页张平川 董兆祥 
根据甘肃敦煌机场场道勘察及专项研究结果得出,跑道地基的破坏是由于盐渍土盐胀作用所致。盐胀作用不仅与地基土的组成有关,而且与其含盐量、含盐类型、温度和含水量等因素有关。作者分析了河西走廊粗颗粒硫酸盐盐渍土盐胀作用机理,针...
关键词:敦煌民用机场 地基 破坏机制 盐渍土 盐胀作用 温度 成因机制 分布规律 治理对策 变形机理 
概论石家庄城市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被引量:2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378-380,共3页张春生 张大杰 董兆祥 
本文概要地阐述了石家庄市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论述了石家庄市空气、食品和水污染防治的宏观对策。
关键词:城市环境 防治对策 空气污染 食品污染 石家庄市 水污染 
应用直接测氡法对唐山岩溶塌陷的测试研究被引量:6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第4期28-32,54,共6页董兆祥 雷霆 赵文强 刘金峰 刘欣然 贺可强 金祥瑞 
本文在论述岩溶塌陷探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直接测氡法探测岩溶塌陷的地质机理,以唐山典型岩溶塌陷地段为研究点,证明了直接测氡法探测岩溶塌陷平面位置和分布的应用性,并给出用直接测氡样本判断岩溶塌陷存在与否的判别式和判断原则。
关键词:岩溶塌陷 直接测氡法 氡异常 地质灾害 
地裂缝氡值测试及形成机制初探被引量:3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第4期49-54,共6页雷霆 董兆祥 刘金锋 
本文从氡气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地裂缝的形成机制入手,通过分析地裂缝氡气剖面曲线,对地裂缝氡气异常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提出了一些看法,给出了地裂缝氡气异常的判据。
关键词:地裂缝 氡气异常 背景值 形成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